“喂?”
“哥,我是小帅。”
“是小帅啊,那么多年你去哪里了?”
“我在上海……”
时隔9年,从家人口中再次听到久违的乡音,小帅的眼眶不禁湿润了起来……
就在6个小时前,5月9日的凌晨3时许,普陀公安分局桃浦派出所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我无家可归,又冷又饿,现在在真南路某小区门口”。接报后,民警立即赶到报警人所述的位置,找到了一名20出头的青年男子。
“我打工的饭店关门了,现在不知道去哪里好……”,此时虽已立夏,但凌晨的气温依旧有点冷,显然这名男子打工的饭店关得很突然,衣服也未来得及换好,瑟瑟发抖地继续说道,“我只想在派出所过一夜,下午老板说关门后,我一直没有地方去”。民警再询问其他情况,男子却一直支支吾吾,什么也不愿说。现场抗原检测呈阴性后,民警将求助男子带回了派出所。
到了派出所,民警端上了一碗热腾腾的泡面。一顿风卷残云,狼吞虎咽,男子很快将面吃的干干净净,缄默许久的他也开始与民警交流起来。
原来男子名叫小帅,老家在河北保定,家里还有兄弟姐妹,他是最小的。从小由于学习不好,性格又比较内向,渐渐地他与家人的关系也疏远起来。2013年,年仅15岁的他只留了一张去打工的纸条,便赌气离家来到上海打工,辗转在多家饭店打杂,9年来一直没和家里联系。因为没有学历,也没有什么技能,小帅的工作一直不稳定,到底去过多少饭店,他自己也记不清。
疫情封控之后,小帅便与老板两人守在店里,靠店内剩下的食材和方便面度日。到了5月8日下午,老板告诉他,饭店撑不下去了,只能关门。拿了一笔遣散费后,简单地打包了一下行李,小帅便离开了饭店,在附近漫无目的地游荡。直到5月9日凌晨,饥寒交迫的他只得报警求助。
“你现在想不想你的家人?”民警问道。
“想。”犹豫了半分钟后,小帅轻轻地点了点头,小声说道。
民警根据小帅提供的信息,在河北警方的协助下,于当天上午找到了小帅哥哥小波的联系方式,让小帅顺利地与哥哥通了电话,报了声平安。两人约定,等到疫情过去之后,小帅便回家与家人团聚。
目前,桃浦派出所已与普陀区中心医院联系安排小帅做了核酸检测,待核酸结果出来后,将联系民政部门安排小帅入住救助站。
据了解,疫情期间,普陀警方已妥善安置了像小帅这样一时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员150人。
作者:周辰 编辑:刘力源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