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以来,大部分上海市民足不能出的“户”,也是成千上万坚守在一线的基层工作者回不了的“家”。山阳镇龙泽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时燕燕就是这成千上万分之一,自3月15号以来,她已有30多天没有踏入家门,每天紧张地处理着超负荷的工作量,睡眠时间仅三五个小时。“待到回家时,第一件事就是补觉,我要‘蒙头大睡’。”
口述:时燕燕 整理:薄小波 鲁学静
“志愿者太给力”
3月28日,金山区实施封闭管理,我们居委会工作人员除封闭在家的1名,剩下8名工作人员,如何服务近4000名居民的“大家庭”?于是,我们将家“安”进了龙泽园小区。4月2日,龙泽园小区分为两个区,东区为管控区,西区为封控区,一边各安排4名,其中各含一位男同志。
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居委会第一时间“集结”了近80名志愿者,这个队伍并命名为“龙泽园抗疫突击队”。队伍明确分工,细分为“抗疫队”和“骑兵连”。“抗疫队”主要负责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工作——喊楼、维护检测秩序、分发抗原检测试剂。而“骑兵连”则主要负责打通社区物资配送“最后100米”通道,秉承快递、外卖5分送必达居民手中的理念,坚持物品轻拿轻放的原则,到目前为止,一个鸡蛋都没有碎过。10名同志自配“小毛驴”,一天,要配送近3000单快递。
而我的工作则是统一管理手势,上传下达——对上,连接山阳镇指挥部,对下,连通“四位一体”,即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比如,前一日晚上收到镇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达次日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的指令,当即我会将指示传达到各个工作群。为此,我特意配备了2部手机,24小时在线,“盯着”不停滚动的微信群。社区工作量虽然成倍增加,但总体上特别“顺”,我休息的时长也从起初的3个小时,延长至了5个小时。
“浓浓邻里情”
在龙泽园西区有一位台湾租客,他对于网购和团购等购买渠道不太了解,看到小区志愿者接连为居民配送物资,就问志愿者李青青,是否有多余的蔬菜分他一些。得知情况后的李青青,不仅拿出一份蔬菜包,且从家里另外匀出一部分蔬菜送给他。
“骑兵连”在给老人送快递时还闹出“乌龙”来:一位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订购的外卖,志愿者将其送至单元楼下,并拍照上传微信,结果老人下楼发现快递不见了。老人立即询问志愿者。经过查询,原来,快递是被老人邻居带上楼了,邻居平日就有帮老人带拿快递的习惯,看到是老人的快递就顺手带了回去,邻居和老人一个上楼、一个下楼,“阴差阳错”,弄出个“乌龙”来。
在小区居民间,这样温暖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你给我一些蔬菜,我还你一瓶红酒;为独居老人免费送菜;志愿者杨爱忠说,居委会女同志辛苦这么久了,他作为男同志没问题的,尽管指示;一位阿姨,见我们整天吃盒饭,就悄悄制作鸡翅、意大利面,她不仅照顾“小家”还照顾“大家”。
为居民开辟“绿色就医渠道”。4月10日晚上,小区一位小孩和母亲到楼下倒垃圾,突然窜出来一只野猫竟将孩子抓伤了。孩子母亲情绪激动,哭着给居委会打电话,要求立即前往医院就医。居委会立即联系山阳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十几分钟,专车就将母女俩送至金山医院就诊。
解决配药难的问题。3月28日,居委会第一时间与上海建国医院联系,通过在线编辑的方式,居民将各自所需药品报送,第二天药物就会送到居民手中。针对特殊药品,我们还要联系指定的医院配。
“咽下苦水自己扛”
令我最难以自已的,是父亲和孩子。我爸爸现在是独居,为了不让我担心,每天都会给我发一张照片,让我放心。孩子倒还好,天天在家上网课。
我想,此刻像我一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无数街道、社区干部,应该都是远离家庭,和衣而睡,谈及父母子女,都在掉眼泪。
另外一边,工作中跨不过去的坎,让人心酸。4月初,龙泽园西区检测出阳性居民,其他居民要求核酸检测要立即采取移动车检测。由于物资紧张,我就和他们解释,核酸检测场所终末全部实行消杀,每一个楼栋都会按照要求消杀。可是,还是有居民不停地吵,我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大家的思想工作,把安全的环境提供给大家。然而,还是有个别居民冲着我们居委会小姑娘吵闹,小姑娘哭得“稀里哗啦”。我心跳立即加快,血压飙升,上压203,下压108。
3月以来,我们已经在一线奋战40多天了,现在只希望疫情早点结束,能早日回家,踏踏实实地睡上一觉。
不可否认,严格的防疫措施给市民生活带来许多困难,但理解包容不应是稀缺品。正所谓挑刺容易,挑担子不易。在受疫情冲击的当下,我们呼吁理解包容,是为了不让挑着担子的人寒了心、伤了筋,更是希望上上下下凝成一股劲,齐心合力,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口述:时燕燕
整理:鲁学静 薄小波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