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宝贵历史经验之一,也是党带领人民不断创造发展奇迹的重要成功密码。同时,也是我们生活中可感知的生动实践: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一瓶牛奶72小时从新西兰牧场到上海餐桌的“时空之旅”背后,是上海海关监管制度创新的积极进展。
面对“一箱难求”的全球航运业最大挑战之一,上海港全球地位凸显,正是得益于7×24小时网上集装箱业务,“异地还箱”“异地提箱”等一系列创新举措。
坚持开拓创新,持续激发上海发展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历程,走的是一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是一条面向世界、扩大开放之路,是一条打破常规、创新突破之路。这既是对过去30年浦东发展之路的概括,也是对未来上海在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奇迹的期许。
坚持开拓创新,使上海始终保持着强劲的进取精神和首创精神,持续激发内生发展动能。以对外开放领域为例,上海正是不断通过制度创新激发开放活力,形成改革与开放的良性互动,增创国际合作与竞争优势。早在1988年,上海就成立了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将原来分散在计委、经委、建委、外经贸委、规划局、房地局、市政局等多个部门涉及外商投资的审批权限、管理人员和工作职责集中起来,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个图章审批”服务,开创了全国外资管理体制的先河,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第一部关于外商投资的地方性法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在上海率先诞生。上海首创的“大通关”电子平台和“5+2天”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很快被推广到全国。2013年自贸试验区设立后,上海率先确立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一批首创性外资项目先后落地。临港新片区按照“五个重要”的要求,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区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开展压力测试,为我国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积累了宝贵经验。
勇于开拓蹚新路,善于创新开新局
勇于开拓才能蹚新路、有出路,善于创新才能应变局、开新局。在新征程上,上海要奋力创造发展新奇迹,关键在于更有效地服务国家战略、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随着我国面临的内外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只有进一步坚持开拓创新,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难啃的骨头,上海才能在全国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比如,在科技创新领域,目前大国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的必答题。作为我国科技基础最雄厚的地区之一,上海需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实施好三大产业“上海方案”,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出应有贡献。在对外开放领域,目前发达国家正加快推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规则博弈已超越关税减让等传统议题,更加关注国企、环境、劳工、知识产权、跨境数据流动等“21世纪议题”,更加突出服务贸易和投资规则。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最前沿,上海需要进一步统筹开放与安全,对标乃至超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探索一批具有突破性、引领性、差异化的重大改革创新举措,开展更大力度的压力测试,为国家参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谈判提供有力支撑。总之,走出一条对外开放的引领之路,这既是新时代上海的使命担当,也是宝贵的历史机遇。
作为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上海的改革开放实践始终吸引着国际关注,而蕴含在各项实践背后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开拓创新精神始终历久弥坚,在经历百年风云后依然熠熠生辉,成为上海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的不竭动能。
作者:邹磊(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开放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