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斌。 本报记者 袁婧摄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当前阶段,对基础研究的需求日益迫切。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是我国在科技创新进入到新阶段的历史性、现实性要求。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科研机构是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如何平衡好好奇心驱动、国家战略目标驱动、市场驱动这三类基础研究之间的关系?如何使基础研究与国家战略、国家发展目标真正结合起来,发挥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斌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要发挥“国家队”优势,在前沿科学问题和基础研究上深耕细作,坚持战略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牵引,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打好基础、储备长远,使基础研究成体系布局、成系统推进,从而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基础研究的引领性、前瞻性与“需求导向”不矛盾
文汇报: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但基础科学研究本身没有特定而明确的商业目的,它是如何担当起这样的重任的?
韩斌:基础研究的引领性、重要性体现在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因此可以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这是其他性质的科研活动所难以取代的。
以植物科学领域为例。众所周知,培育出抗病、高产的优良作物品种,是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传统的育种技术框架下,培育出一个好品种往往需要耗费十年以上,还不一定能够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育种家只看到苗长得好,却不明白控制作物性状背后的机制。近年来,我们通过基础研究,从分子层面搞清了不少水稻、玉米、棉花的抗病、高产机制,为育种家提供了理论支持,大大提升了他们的育种效率。
如果将种质培育比喻成制造一把椅子,那么植物科学的基础研究主要就是打造一个包含椅背、椅腿、扶手的质地优良的基本框架,而后,育种家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打磨椅子上的靠垫、椅套等装饰,使之成为一把完整、实用、舒适的椅子。这就是科研的“上下游”关系。
由此可见,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往往来自基础研究,因为它可能创造一种新的范式,比如探索更多不同的椅子建造方式,或者发现造出一张桌子的可能。
文汇报:基础研究要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对此有人也会产生一种疑惑:既然已经知道目标是什么、知道往哪里走了,基础研究还会有前瞻性吗?
韩斌:我认为这是对“目标导向”的一种误解。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因为某些资源的短缺,对发展形成制约。这些制约越是涉及发展的基础与根本,就越需要动用各种手段和力量加以突破。而基础研究,就是提供这样一种根本性突破的重要手段。
比如,要降低我国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度,只有多种大豆这一条路吗?其实,通过对玉米控制蛋白质基因的基础研究,科学家可以大幅提升玉米中的蛋白含量,从而减少饲料生产对大豆的需求。这就体现出需求导向下基础研究所能发挥的独特贡献和关键价值。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必须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
以“双碳”目标为例。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这一重大发展战略,基础研究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最近,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正在筹建植物高效碳汇国家重点实验室,希望通过基础研究,充分发挥出植物的固碳能力。这不仅需要在中心内部建立起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发育生物学等多个基础科研小组交叉融合的机制,还需要有一种更加柔性而高效的机制,将全国乃至全球的相关研究力量融汇进来、聚到一起,从而在碳汇植物这个国际前沿热点竞争领域,作出我们的独到贡献。
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成就与科学家的“双向奔赴”
文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怎样处理好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与科学家个人兴趣驱动的自由探索之间的关系?
韩斌:基础领域的研究,往往路径不清楚、方法不确定、失败率比较高,可以说常常是在黑暗中摸索,要承受无数次失败的打击,没有强大的好奇心驱动和兴趣支撑,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因此,除了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担当,好奇心与兴趣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而言,仍是不可或缺的。而强化基础研究的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应该充分体现在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的长远战略定位上。
基础研究属于科技创新全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也应该进行顶层设计。当今世界,面向前沿的探索性研究往往需要多学科、多技术手段的支撑,而研究所则是调配、组织相关科研攻关资源的有效单位。纵观国际一流的基础科学研究机构不难发现,它们都有各自明确的学科定位,并以此为主线,面向全球招揽优秀科学家加盟。“良禽择木而栖”,这样的研究所越多,科学家越容易找到与自身科研方向相契合的研究所,也就越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创新潜力。这是科学家与研究所之间相互认可、相互激励、相互成就的良性互动过程。
文汇报:那么,如何衡量一家科研机构达到了国际一流?
韩斌:可以认为,研究所是从事基础研究的基本“组织”,科学家带领的一个个研究组则是基础科研的“细胞”。在“组织”内部,可以为“细胞”的生存发展营造自由的空间。而“细胞”之间的分工合作、内外交流,最终将解决一个个科学问题。能够解决怎样的科学问题,决定了一家研究所在全球该学科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所谓“国际一流”是通过横向比较而产生的,应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价。
我认为,在科技评价激励制度的设计上,应该严格考核研究所所长和领导班子,因为是所长根据研究所的战略定位,代表班子主要负责构建研究体系、遴选和聘用研究组长,并争取各种资源以保证科研产出。而对于每一位科学家,则应给予持续稳定的支持,让他们可以安心做研究,在自己的领域中真正具有一技之长,从而在重要的科研协作攻关中各展所长,提升突破关键科学问题的能力。
别让科学家整天忙忙碌碌,却始终穿不透重大问题
文汇报:凝练出基础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关乎科研攻关的明确方向。从科研管理的角度看,怎样才能抓准关键问题,把基础研究的问题提准?
韩斌: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这非常全面而辩证地阐述了凝练科学问题的几个关键要素。
我仍以育种为例。“杂种优势”现象已是广为人知,可是否遗传背景越杂,优势就越大?这两年,我们通过相关生物大数据的研究发现,其实最能产生优势的是一些关键基因的“互补”。所谓凝练关键科学问题,就是要发现这些基本的原理。当我们抽提出这些本质规律后,再通过人工智能的筛选和设计,就可以加速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优良作物品种。
文汇报:基础研究重大突破的取得,需要科学家沉下心、坐住坐稳“冷板凳”。在科研制度的安排和创新环境建设上,应该为“科学家敢干”提供怎样的保障?
韩斌:基于基础研究的特性,从国家到科研机构,应在各个层面上推动形成宽容失败、鼓励坐“冷板凳”的科研环境,对从事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支持方式以及研究生态的营造,给予更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安排。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一倍,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连续四年超过6%。与全国研发投入相比,基础研究投入增速更快。如何把这笔钱用对、用好,十分关键。基础研究科学家需要一个稳定的研究环境,需要相对稳定支持的经费。多数基础研究项目耗资并不大,但要持续不断,不要让科学家成天为争取经费、应付考核而疲于奔命。同时,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应该活得很纯粹,在一个方向上坚持深入下去,一步一个脚印,力争取得突破。
最不可取的情形就是,科学家总是忙忙碌碌,却始终无法穿透重大科学问题。对于一些新成立的研究组、实验室,应该在五六年之内不要对其进行频繁的考核评估,想办法提供相对充足的经费,让科学家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重要科学问题的钻研中,不断追求卓越的成就,享受研究的快乐。
3月18日文汇报第三版
作者:许琦敏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