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国要从发展实际出发,加强逆周期调节,坚持总量政策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全力支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其中的关键一环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加大对中小微企业、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这也是新起点上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必由之路。
用金融科技手段直达实体经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认为,金融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可以更多借助科技的力量。他表示:“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考虑到通过商业银行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机制不够畅通。现在我们更多使用金融科技的手段,通过大数据来帮助银行的信贷发放到最需要钱的中小微企业。所谓创新直达工具,其实是把我们过去几年做的这些创新发扬光大,继续用金融科技的手段,用大数据、用互联网来解决机制不通的问题。”
事实上,相当一批企业受疫情影响严重,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市场发展前景、诚信记录良好。张军建议,商业银行可以与政府部门保持更多联动,积极协商确定救助方案,特别是要做好应急融资接续,同时防范道德风险。财政与金融则可以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银行推出更多无抵押、低利率的信贷产品。
张军表示,“六保”的每一个指标中,其实都包含了一定的经济增长的含义。实体经济,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受到疫情冲击较大,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受影响后,失业情况会增加,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年要把就业的创造放到最优先位置的原因。
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表示,宏观政策的有效性首先可以通过“1+5“判断。一是抗疫救灾,具体还有五大方面,分别是民生救助、纾困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稳定金融、避免危机、引导预期,“为了应对疫情,全球推出多项政策,力度是空前的,很多是超常规的。因此,更要关注宏观政策对于后续的影响。”
在政策建议上,他认为,政府应出台相对应的财政政策,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救助生活困难的居民;货币政策则要出于保持资金流动性,稳定金融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下一步的发展建设中,城镇化建设应考虑加大对公共卫生等领域的投资,补足短板,这对社会长期发展有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疫情造成的外需不足;适当发放消费券,促进居民消费、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纾困。企业则应加强与供应链厂商的相互支持,优化产业结构,适应疫情带来的变化。
屠光绍认为,此次疫情将对国际经济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就产业链分布而言,各国对于非经济因素考量的比重会增加,供应链的全球化布局增添新的不确定因素。我们还应留意为应对疫情出台的经济政策是否会产生不利于贸易、投资及资金流向的“后遗症”,金融市场、货币体系或将发生改变,区域化、双边化将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新途径。
整理:唐玮婕
图:视觉中国
编辑:邵大卫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