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之外,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有赖于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要拿出新的高端产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又要推出更多优质产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随着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成熟期,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积累了大量的优势产业和富余产能。尤其是在装备制造领域,已形成门类齐全、具有相当技术水平和成套水平的完整产业体系,总体规模占世界总量的1/3,高铁、核电、特高压、通信、港口机械等在全球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中国在许多产业领域还存在着大而不强、优质供给不足、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等问题,“中兴事件”充分暴露了当前我国与世界制造强国的差距。据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仅从产品质量看,中国通用零部件产品寿命一般为国外同类产品寿命的30%到60%,模具产品使用寿命一般较国外先进水平低30%到50%。这一局面的改变,既需要立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技术攻关,也需要辅以适度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在相当长时期内,两者将并行不悖、相互补充。
因此,扩大进口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的客观需要,也是释放内需潜力和动能的主动作为,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正是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 年7 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要在稳定出口市场的同时主动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李克强总理也在2018年6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在稳定出口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扩大进口。这不仅是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而且也能加快倒逼国内产业的转型升级”,“当前,尤其要支持更多进口老百姓迫切需要的药品、日用消费品和服务等,让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有多样性的选择”。
这意味着,相较于出口而言,进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已从辅助、次要上升到同等重要,对它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中的作用也有了更为明确、积极的认识。相当长时期以来,我国的进口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业生产和出口需要,集成电路、原油、铁矿石以及其他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占了每年进口量的大头。未来,为了适应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需要,我国将持续扩大进口规模、优化进口结构,包括进一步支持关系民生的产品进口,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增加有助于转型发展的技术装备进口,增加农产品、资源性产品进口。
从更宽广的视野来看,扩大进口既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在需要,也是我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内容,更高质量的发展有赖于更高水平的开放。
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和快速融入全球经济合作大潮,不仅为促进世界经济平稳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使自身逐渐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年来我国面临的对外开放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际来看,当前全球政治格局正经历快速转型重组,地缘政治热点此起彼伏,
国际经贸规则加速重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受到严重冲击。从国内来看,我国要素成本优势减弱,以工业品换原材料、技术、外汇为核心的传统外贸模式面临瓶颈,对外合作新动能和新优势亟待培育,“外资撤离中国”等负面舆论也不绝于耳。在此双重背景下尤其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国是否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对外开放,又将如何重塑对外竞争力和吸引力,重获外界信心和青睐呢?这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针对各方的疑虑和关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2018年3月,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又向世界重申:“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这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同时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宣布中国将采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重大举措扩大对外开放,并承诺“我们将尽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努力让开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国企业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国企业和人民”。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再次强调,“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同时,中国将从激发进口活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因此,主动扩大进口不是一项孤立的政策,更不是“贸易战”压力下的被动仓促之举,而是新时代我国一系列扩大开放举措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和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中国用扩大开放亮明了自己的态度,以扩大进口体现了自己的担当。这有助于向各国分享中国消费市场红利,丰富和促进国内市场优质供给,更好地适应我国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这不是一般性的会展,而是我们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
对中国而言,举办进口博览会已成为新形势下扩大内需消费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工程,它所承载的不仅只是进口商品与服务的展示交易,更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尝试。
——摘自《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全面开放新格局》,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邹磊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