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首日,中国馆吸引众多市民打卡体验。 本报记者 袁婧摄
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5.2号馆国家展浏览64个国家的独特风土人情,在中央广场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文化展示,在北广场参观“冰雪体验区”,在南广场感受“四叶草”的恢宏大气……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昨天起进入延展阶段。昨天一大早,预约了首日延展票的公众已经有序进场观展。
进博会延展时间为11月13日到11月20日,共计8天,目前所有观展场次已全部预约完毕,观众总数约为40万人。不过,昨天现场仍有不少未预约观众前来观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再次提醒:未预约观众请勿前往。
中国馆占据“C位”,“明星展品”一件不少
昨天上午8点50分,记者在地铁徐泾东站看到,这里一切井然有序,公众从地铁4号口出站,可非常便捷地抵达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西登陆厅。5.2号国家馆附近是人流最密集的区域,馆外设置了明显的指引标识,并有工作人员现场引导。现场一位安保人员介绍,他早上7点上岗时就已看到市民陆续抵达现场,观众凭借手机上显示预约的二维码有序进入6.2号馆等候区,然后验票、安检入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是工作日,前来参观的公众以中老年人为主。家住宝山区的王老伯和妻子赶早来“先睹为快”——他们早上6点多就从家里出发,不料地铁里已经有不少来看展的人了。王老伯说,开放预约的第一天,他们就连夜预约门票,这才抢到了延展首日的参观券。
为了让参观者获得更好体验,5.2号馆实行分批入场。中国馆毫无疑问占据“C位”,是国家展人气最高的地方,几乎所有参观者都在这里举着手机频频拍照。中国商飞大型客机“驾驶舱”、可以下潜到4534米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多款“复兴号”高铁模型……中国馆“明星展品”一件不少。陈老伯今年正好70岁,他边拍照边感慨,亲眼见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一种福气”。
国家展大体保留了第二届进博会期间“原汁原味”的各国风情,白俄罗斯国家馆、南非国家馆等展位上,还有不少当地参展人员继续留守。白俄罗斯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展位上保留了所有白俄罗斯的信息和企业资料,还邀请了中白工业园负责人进场。马来西亚国家馆展台有不少礼服展示,展位负责人透露,这些礼服并非进博会六天展期内的展品,而是特意为延展补充的。此外,蒙古国国家馆、伊朗国家馆等也是热门“打卡处”。
老字号展示受欢迎,文创馆里人气旺
从5.2号馆和4.2号馆出来,观众便四散在“四叶草”内自由参观。今年,进博会特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文化展示。在中央广场,融汇中外的“石库门”、展示乡村勃勃生机的“江南民居”吸引了很多市民拍照留念;在会展步道前的弄堂、马路和城市之间穿行,也让很多上海市民感触良多。
除了上海非遗和老字号展区,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字号也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陕西展区的负责人介绍,他们这次带来了澄城刺绣、凤翔泥塑、宝鸡社火脸谱等极富当地特色的产品,还为延展带来了当地的苹果、石榴和《长安十二时辰》里的火晶柿子。
上午11点不到,文创馆外排起了长队,馆内有不少消费者在选购产品,进宝玩偶、徽章以及文创产品都是消费者必买的产品。文创馆店长告诉记者,文创馆内有100多种商品可供选择,产品备货充足,可保证进博会8天延展期的供应。她也提醒,网红的四叶草胸针将于15日到货,每人限购一个。
作为延展期间的“打卡点”,“四叶草”外的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是不少观展者的最后一站,不少商家都早早为此做了准备。蒙古国国家馆代表廖林兴说,在国家展蒙古国馆,公众可以了解来自蒙古国的羊绒制品、沙棘汁、牛肉干等展品,而在绿地贸易港里则可以购买,“目前已有9个蒙古国知名品牌入驻这里,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品牌进驻”。据悉,在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当天,这家在贸易港刚刚安家的商户就拿到了第二届进博会首张营业执照。
作者:本报记者 徐晶卉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