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竹篾制作旗袍、制作花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0多岁的嵊州竹编也亮相此次进博会。
嵊州竹编始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当时的人用竹子破篾编制简易的用具,编织出“方格纹”“米字纹”“人字纹”等纹样。至汉晋时,竹编工艺已臻精细。
明清两代,嵊州竹编工场生产的竹制品已相当精致,竹编成为民间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并远销杭州、上海、南京等地,成为远近闻名的民间工艺。
清光绪年间,嵊州出现竹编作坊,以编制挈篮、考篮、香篮、食篮、鞋篮等细篾竹编器皿为主。据《嵊县志》记载,清光绪初,细篾匠达90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嵊州竹编从传统的工艺品发展成为堪称世界一绝的艺术奇葩。竹编艺人合作办场,创立了嵊县(州)篾业产销工场,后改名竹编工艺厂,被誉为“中外竹编第一家”。
上世纪80年代初,嵊州市常年从事竹编行业的有3万多人,形成了一批专业企业和专业村、专业户。1988年,嵊州竹编已开发和研制了360多种编织图案、6000多个花色品种,创新了漂白、花筋、蓝胎漆、防蛀、脱脂、模拟动物等六项工艺,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竹编之乡”。
嵊州竹编通常取料于当地盛产的各种坚韧挺拔的翠竹,如水竹、早竹、毛竹等。劈成的篾丝细如发,篾片薄如纸,可以编成各种各样的造型。
嵊州竹编的编织方法粗细并存。细者能在一寸长度内编进150根竹丝,精巧细腻,薄如羽翼;粗者能充分利用竹材的弹性,巧插灵编,粗犷豪放,工致质朴。
在长期的创作生涯中,竹编艺人们创新了漂白、花筋、蓝胎漆、防蛀、脱脂、模拟动物等六项工艺,首创并形成了四大工艺特征:竹编模拟动物、竹丝篾片的漂白、篾片烫印花筋和蓝胎漆器。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来源:综合自浙江政协官网、杭州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