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四片“叶子”竞相绽放。第二届进博会即将开幕,今年的“四叶草”又有了哪些升级和变化?
它变大了——通过“加层”,能够容纳更多参展需求;它又变小了——展区设置的“颗粒度”更为细腻。
它的硬件水平更高了,软件服务也变得更精致——从手机充电座椅、5G巡馆机器人,到志愿者服务,“四叶草”精心打磨着每个细节,迎接第二届进博会的到来。
展览面积变大,“颗粒度”变小
“四叶草”虽然年轻,但建设伊始就保持着多项纪录: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会展综合体,最高的展厅,层高超过40米,也是世界第一。因此,它才能承载起进博会这样的大型国际展会。
从展览面积看,今年这个“巨无霸”变得更大了。聚焦破解展商“一位难求”的痛点,由1号馆和2号馆共同组成的一片“叶子”今年进行了加层,增加近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就在几天前,进博会展览规模提升工程竣工验收,“加层”又创造了新的纪录:上海建工总承包项目部协同建工机施集团项目部采用先进的免共振锤施工钢管桩工艺,在45天内完成全部吊装,不仅实现了“不停展”施工,而且所耗时间是传统工艺的四分之一,创下上海钢结构吊装速度的新纪录。
3万平方米的国家展、30多万平方米的企业商业展……“四叶草”变得更大,但它的“颗粒度”却更小了,一系列标识标志的完善,让参展者不再“迷路”。进博会运营统筹组李晶晶告诉记者,此次“四叶草”修改了约1200个点位的标识。此外,新增固定标识及多语种标识共计约600个点位,大会临时标识及首日论坛临时标识共计约500个点位。
记者在现场看到,场馆固定标识部分,“四叶草”增加了“我在这”“距离”信息等标识,大大提高了方位感、空间感;而在国际化方面,展馆主路口增加了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标识,满足各国嘉宾参展观展需求。
硬件设施更优,软件环境更精
一年来,“四叶草”在硬件设施上不断提升。场馆东侧,去年就有一道“飞虹”直通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今年“飞虹”有了“支线”——二层步廊东延伸工程(二期),缩短了“四叶草”与虹桥枢纽之间的距离;地下,直达虹桥枢纽的地下通道也已开通。记者在现场看到,从铁路上海虹桥站出站起,平均每50米就设有引导至“四叶草”的标志标识和距离指示。
在首届进博会景观灯光建设的基础上,今年虹桥商务区对“四叶草”周边的灯光进行了新一轮提升。夜幕降临,整个国家会展中心流光溢彩,与周边楼宇、高架、步廊、绿化带融为一体。据悉,虹桥商务区青浦段提升工程共安装约1.1万盏灯,并以“节庆”和“常态”两种不同形式照明设计夜景:节庆时活跃热烈,常态时舒适和谐,呈现出形态各异、独具特色的景观灯光效果。
硬件设施让“四叶草”更美,软件环境则更为精细化。进博会运营统筹组彭春焰介绍,场馆目前已规划20个项目的近140个功能服务点位和190个自助服务设施,特别新增了失物招领点、投诉受理服务点、红十字救护服务点及智能机器人服务点。此外,还增设600组手机充电座椅,分布在展馆中心通道区域中供参会人员使用,充电站则分布在全馆60余个功能服务点位,提供免费充电宝租借服务。
技术能力更强,服务意识更佳
全球展品汇聚“四叶草”,无形之中对这个“容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已完成西厅、4.2馆、新闻中心等区域的5G信号覆盖。上海电信网运部总经理李进表示,上海电信在展馆内共建立57个基站,同时在全国范围内调集应急车辆,可提供37万人同时上网和语音服务,“三大运营商总共可以提供100多万人的通信服务”。
有了5G网络,5G机器人也上场了。此次引入的新装备——5G巡馆机器人,能综合运用人工智能、5G通信、激光定位导航及物联网等技术,通过预先设定巡馆路线,完成对指定区域的自动巡馆任务,机器人所拍摄的超高清视频图像可及时回传至监控指挥中心。
场馆的硬核技能加码,服务能级也在提升。第二届进博会共招募5881名志愿者,目前已全部完成配岗工作。进博会期间,约3000名志愿者将在“四叶草”内为各国来宾、展客商及观众提供咨询引导等志愿服务。10月15日,第二届进博会举行临战综合演练,记者在现场发现,“小叶子”们对于展馆路线已经“门清”,对于一系列应急流程也掌握得非常清楚。
作者:徐晶卉
编辑:史博臻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