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9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以崇高使命,勉励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文化中也形成了“师者,人之模范”的教师标准。教育家精神不仅是对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教师、教育相关内容的传承转化,是对优秀教育工作者育人经验的总结与提炼。
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着眼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支撑,立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局,更需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本报邀请沪上一批知名的教育工作者,结合自身教育实践,分享、交流各自的学习体会和心得感悟。
在第39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勉励广大教师要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既启人深思,又给人以无限美好的憧憬,内涵极其丰富,多维、立体,德、才、识、能高度统一,既为新时代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树立理想的高标,更给广大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明亮的精神引领和强劲的精神力量。
教育家精神镌刻着中国特有的印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赓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包含了蓬勃的时代特征和责任担当的时代使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家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师道文化中崇尚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气象、大格局、大胸怀,“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的准则榜样作用,“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自我修为砥砺等精神资源,虽诞生于历史的深处,但随着岁月的淘洗、检验,不断赋予时代的意蕴,焕发出新的活泼的生命力。
教育家精神彰显了时代特征和时代使命。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教育家精神的政治灵魂,是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学识教学境界、爱生奉献境界、学习修为境界的原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我们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教育是强国建设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要使命是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本保证是党的全面领导。教育工作者对“心有大我”的“大我”要有清晰的认识、深刻的理解、浓郁的情感、由衷的敬仰。心里装着民族、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就会志存高远,立足教育岗位;至诚报国,就会真切体悟到教师是一种职业,但更是人生的理想。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平凡而伟大的事业,是值得用整个生命拥抱的人类最进步的事业。
广大教育工作者理应有这样一种自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教育好后代,就是要让人民满意,让人民放心、安心。至诚报国,就是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等老一辈教育家和全国许多优秀教师身体力行,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家精神也是广大教师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奉行“三传播”“三塑造”的思想指引,努力践行“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的目标追求,用心、用情、用力奉献心血和智慧形成的志向、道德、思想、品格、学识、视野、才能、方法等诸多经验的凝练与升华。点亮了教育家精神这盏明灯,1800万教师奋发前进的方向更清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的大计的责任担当更有毅力,更有底气,更能主动积极地调动生命的精华奋力拼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教育家精神科学内涵极为丰富,每一条都是立德树人的锦绣大文章,我虽是鲐背之年的老教师,仍然要像中青年教师一样,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提升自我,努力践行,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奉献微薄之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作者:于漪(作者为“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