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两会的大幕今天正式开启。回首刚刚过去的2019年,一份份传递着民生温度的提案,见证着委员们履职为民的情怀。昨天举行的市政协预备会议上,59件提案获得市政协2019年优秀提案奖。记者梳理后发现,聚焦“老、小、旧、远”民生福祉、表达人文关怀、体现上海城市温度的提案几乎占到一半。这些提案调研实、思考深,推动了政策改革,也让你我生活的这座城市更温暖。
这份18人联名提案,推动家庭照护床位试点
上海“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稳步向前推进——2019年11月,上海市民政、医疗保障、财政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方案》。这一试点方案的推出,也凝聚着18位市政协委员的心血。
“设立家庭照护床位,意味着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融合。在服务质量上,家庭照护床位要能够达到养老院的专业水平;在经济性方面和便利性方面,它能满足老年居民期望住在家里又能享受机构养老服务的诉求。”2019年初,郝勇、丁勇、徐兵、王成、廖瑛等18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以家庭照护床位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上海养老服务。
“这份提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民政局等部门多次与我们联系、开会并征求意见。”郝勇表示,他们还将在今年就相关标准的制定、专业人员培养机制的构建、数据共享、整合各类服务资源等方面积极建言。
8名委员联名呼吁,帮助“星星的孩子”寻找就业出路
当父母老去,长大成人的自闭症孩子怎么办?如何许“星星的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吴皓委员注意到,目前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扶助政策相对较多,但对成年自闭症患者和即将出现的老年自闭症患者,除了残疾人公共政策外,鲜有针对性的政策和补贴,“这意味着他们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将完全依靠年迈的父母,成为政策和社会关怀中的盲点。”
有感于此,吴皓等8位委员联名提案《关于加强成年自闭症患者就业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建议通过社保体系、社区服务、职业培训和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为成年自闭症患者自主创业、就业实践、教育成长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政策和平台的保障。
2019年5月,静安区人社局与“爱咖啡”自闭症实践基地合作成立了“静安区星星技能培训实践基地”,提供以咖啡制作为主的课程。自闭症患者可一边进行理论培训,一边模拟实践操作,通过考核后能获得由上海市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经典咖啡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团市委及其下属的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也开展了一系列针对自闭症患者的职业体验和实践服务。
农业界集体提案,促成地产绿色农产品产销平台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和前提。结合上海特点,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市民关注食用农产品的安全,农民则关注钱袋子能否鼓起来——绿色食品可以成为乡村产业兴旺的切入点。”市政协常委蔡友铭介绍了市政协农业界集体提案《关于建立地产绿色食品公共产销服务平台的建议》的初衷。
提案建议,由政府搭建统一的地产绿色食品公共产销服务平台,引导全市绿色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在平台上集中批零兼营。此举即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又能塑造农产品质量安全形象,消费者可以准确、便捷地选购到“优质优价”的地产绿色食品;对农民而言,也能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模式。委员们还提出,对地产绿色食品的扶持政策应聚焦生产流通、宣传推广、信贷融资和品牌保护等各个方面,形成整体效应,降低生产者的各类风险。
记者获悉,过去一年,在市政协农业界的积极推动下,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积极筹办地产绿色农产品产销平台,把沪郊优质农产品直接带到市区的大市场。目前,委员们正积极建言完善地产绿色农产品线上购买的便利模式。
作者:文汇报记者周渊
编辑:范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