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中,很多热议话题和青年人息息相关,有调查显示今年青年比往年更关注全国两会,就业创业、经济政策、民生保障……都是年轻人聚焦的热点问题。
就业话题
就业话题,是“六稳”和“六保”之首。在疫情对就业形势造成重大冲击的背景下,要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目前,政府、高校、企业与各方面力量都在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创新创业提供支撑。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云求职”成为大学生找工作的亮点,研究生扩招、基层教师扩招等支持就业的具体措施备受期待。
“我很关注今年两会,特别关心大学生就业问题。”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青年教师李健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我们学校已经启动了网络招聘服务,通过空中宣讲、每日推送、在线指导、‘一对一’帮扶等措施,全力推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在北京,青年民营企业家许泽玮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收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实况。他说:“听完之后,我的感觉是非常接地气,政策都很具体,尤其是在稳企业、保就业方面,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了很具体的支持措施,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
人才话题
人才,是会场外青年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也是会场内代表委员们最操心的议题。来自河南的全国人大代表、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生产调度邢京龙,是一名扎根车间一线的“80后”,他今年准备提交的建议正与人才问题有关。“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短缺,发展不充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不高,收入水平偏低,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获得感不强。”他建议国家引导企业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王少民是在济南一家央企工作的“90后”,这几天只要一有空,他就拿起手机,关注全国两会信息,全国两会对于他的距离“太近了,隔着一个屏幕的距离。”眼下,正在租房的王少民最关注的就是人才政策和住房话题。他说:“我准备在济南安家落户,希望能享受到更多的政策。”
在吉林,延边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教师张源说:“作为一名高校医学院青年教师,我关注的重点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如何建设,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如何‘补短板’。今天,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这为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结合自身专业,张源提出新期待:“希望国家加大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备实践技能的‘双师型’人才,‘养兵于校’,平时在高校进行教学和科研,如遇突发事件,这些青年才俊就可以上‘战场’。”
脱贫问题
年轻人关注全国两会,其背后是中国青年的奋斗热情。吉林大学选派至吉林省通榆县边昭村任职第一书记的宋高峰表示,“我希望了解后续乡村振兴阶段如何生产发展,将有什么样的政策支持。”宋高峰说:“2019年,我所在的深度贫困村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已顺利脱贫。2020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我们脱贫攻坚的势头没有丝毫减弱。作为年轻人应该不停地奋斗,我希望能为群众办更多实事。”
距离吉林两千多公里的四川,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杨星星也在通过手机关注全国两会。他表示,“我是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如今我们村的贫困户已全部脱贫,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有部分摘帽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技能比较欠缺,精神文化方面也比较匮乏。我关注的是国家如何进一步振兴乡村经济,希望我们年轻人能在其中发挥更大作用。”
年轻人关心的“身边事”
年轻人还关心着自己的身边事——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青年员工郭的非说:“因为工作原因,我参与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一些项目。因此,我更加关注文旅方面的提案和新政策。”在郭的非看来,当代青年关注自己的“身边事”,本质上是在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前景。
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理解和顺应他们的消费观念,对拉动消费、扩大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两会前夕,很多消费类议题已经进入了代表、委员的关注视野。比如,为城市24小时便利店的建设创造更好条件,鼓励直播带货、短视频博主等新兴生活方式,改善快递、外卖的配送体验。
曾在一线做疫情防控志愿者的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7级学生王瀚伟,也在关注全国两会。他说:“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中国温度,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力量。作为学生应该肩负责任,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做好本领储备,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综合自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
图片来源:新华网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