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上线上海首个“一网统管”防汛防台应用
郑阿婆,是一位家住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的一位百岁老人。疫情之前,在社区信息平台中,阿婆头上的“标签”:仅是高龄、独居,所对应的社区服务不过:送餐、一日三照面。一场疫情,让郑阿婆的“数字画像”有了更多“关键词”:需要陪医陪药,更需要家政服务。
利用好战“疫”期间海量社区排摸数据,生成居民“精准画像”,依托“一网统管”延伸入基层的信息平台,老龄化程度超过40%的淮海中路街道正探索建立“养老服务包”,依据更细化、更精准的“标签”,让精准托底服务覆盖所有老人。
一场疫情,让超大城市上海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在实战中得到磨砺。其间,上海密织的“两张网”,正推动城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
当下,更多诞生于战“疫”期间的“创新解决方案”迭代了城市治理的思维和路径,为城市治理跃级、为和改革向纵深发展进一步蓄能。
围绕“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两张网”持续自我进阶与迭代。一方面以科学把脉、精准画像来“抓准痛痒”;同时,深厉浅揭、分类施策,始终与民生所需、与人民期盼同频共振。
科学把脉,以个体精准画像“抓准痛痒”越来越生动
城市治理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巨系统”,涉及的元素成千上万,无所不包。相对应的,城市中个体的感知又则具体而微。要“缝合”这两者,必须借助更为智能、多元的技术手段,以此破局“看不清楚,管不过来,处理不了”。
当下,在基层社区,依托基于智能识别研判的“一网统管”系统,城市管理事件已实现“秒级”发现,自动最优派单,智能复核管理,一般简易案件3分钟可处理完毕。
长宁区江苏路街道,是首批市“一网统管”试点街道。随着防疫常态化和“一网统管”深入推进,江苏路街道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通过科学采集、综合应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起多场景、一站式“AI社区解决方案”,将智能化融入社区治理全流程,提升事件自动发现比例和核查效率,实现AI研判处置全闭环管理,向“一网统管”2.0版本跨进。
比如,与市大数据交易中心、商汤科技等单位合作开发了“智能巡屏”功能,通过AI场景分割等技术将区域内620个探头转化成为智能感知神经元,解决监控探头“看得见”图像但“看不到”问题的弊端。针对中心城区最集中的暴露垃圾、单车停放、人群聚集3个场景进行试点,逐步拓展到街面违规经营、机动车违规停放、乱晾晒、道路积水等10个场景,实现全业务、全覆盖、秒发现。
同时,江苏路街道城运中心通过梳理形成144项自动化智能派单规则,将自动捕捉到的案件作出最优派单决策,连接政务微信系统自动发送到具体处置人员移动终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目前自动派单率达80%。结合AI技术进行流程再造和创新,以智能图像手段取代原有人工复核,减少了人力成本,一般简易案件3分钟可处置完毕。
而全市层面则正在运用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模式、理念创新,“一网统管”城运系统向2.0版聚力攻坚提升——在市、区两级搭建“城运云”,整合各部门数据、系统和网络,城市大脑的算力、智力再度跃级,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
比如,治理要素一张图,以城市“数字孪生”为目标,充分运用二维码等标识技术,将城市治理的客体、主体和内容,全域全量数字化,并加载于地理信息系统;同时构架起:互联互通“一张网”、数据汇集“一个池”、城市大脑“一朵云”、系统开发“一平台”、移动应用“一门户”等。
数据交互间,一个个社区依据各自特征在云端站起,个体精准画像越来越生动,城市运行的不同体征也有了精细直描——这些都为把准关键、抓准痛痒,匹配供需提供了基础。
深厉浅揭分类施策,始终回应与人民生关切期盼同频共振
社区治理,没有统一模式和路径,其策略路径、方式方法,都是应该因时因势针对具体问题而设计创制,其中所蕴含的价值导向、理想目标与治理路径,都应关切民生,与人民期盼同频共振。
当城市数据通路被充分打开,经过数据归集、清洗、整合及深度学习计算,众多数据就此有了分析、总结、研判的能力——“能开口说话,能预见未知,更能直击人心”,从而有效服务于城市建设运行、百姓日常民生,以及各类市场主体。
城市生活有多丰富,城市治理就有多复杂。
面积约占上海总面积1/5、常住人口占比1/4、经济总量占比1/3的浦东新区,城市运行和经济运行都需要智慧之治。当下,浦东新区城运中心构建起城市运行管理和经济治理两大平台,先行先试,在104个行业均建设了风洞模型并开展监管。
新上线的经济治理平台,是浦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经济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体系的首创性探索,重点聚焦市场监管、硬核产业、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生活服务、建设交通、农林牧渔等经济运行重点领域,针对市场主体的微观经济行为,加强动态监管、风险监管、信用监管、分类监管,从源头上及时发现、有效防范风险,打造更安全、更透明、更高效、更公平的市场环境。
实现“始终关切民生”,就需要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浦东新区城运中心率先开放“城市大脑”平台,打破体制“围墙”,推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平台建设提升。
上周,浦东新区发布全市首个用于文明创建的智能体系——“一网统管—城市大脑—智慧文明智能化应用体系”。该体系细分设计了文明交通、生活垃圾处理、工地不文明施工、噪音扰民等50多个专项智能化场景应用,配套开发了相关小程序,发动全民参与,实时发现、上传问题,通过后台流转精准推送,限时处置。
同时,推进“数据归集化”推动数据全程跑通、全域贯通,把“养在深闺”的各路数据用好用活,发挥集成效应。比如,依托水、电、气、门禁、实有人口、外卖等数据,建立群租治理模块,通过算法模型识别发现水电气用量增长过快、外卖送餐活跃度过高的房屋,列入疑似群租,实现事半功倍。加强联勤联动,把协同处置流程内嵌到应用场景中,以渣土运输为例,过去是建交委管工地、环保部门管运输企业、交警管渣土车交通违法、城管管渣土车的无证运输和偷倒乱倒,各管一摊、信息不通,如今在平台上实现一案多查,联合惩戒,大大提升管理效能。
放眼全市,市卫生健康委落实“应报尽报”,助力疫情防控关口前移,与“一网统管”平台实时交互生成“来沪人员健康动态观察系统”。市气象局完成气象先知系统气象插件建设,开发预警产品数据及决策服务产品。市水务局着力打造一张实时更新的防汛中央地图,为防汛管理提供强大数据中台。电力公司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研判算法实现抢修工单自动派发,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注重内生动力,完善治理构建“韧劲”,完善智慧之治内生动力
如果说城市治理讲求精细精准,那么未来,她更需要构建的是一种“韧劲”——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抵御、吸收和化解突发的各类应急状态,“稳”住城市运行的基本盘。
这,通常离不开三个关键元素:
首先,依托治理科技手段,提高城市弹性适应能力,不断满足更精细、更专业、更智能的治理需要。
其次,构建多领域、跨学科、多部门协同的应急工作模式。
再次,完善城市“智慧之治”的内生动力机制,形成应用场景迭代升级的制度规范和技术导则,以共建共享的理念,推动各“神经末梢”用好、用深、用活应用场景,以意愿和需求来牵引持续升级。
当下,黄浦区卫生健康委依托延伸到社区的信息平台,启动探索将社区医院迁移上云,推广“互联网诊疗方式”,该区21万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有望尽快实现脱卡支付的“云复诊”“云配药”。黄浦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徐虹霞介绍说,这正是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基于最广泛需求的主动迭代升级。
每天,徐汇区13个街镇主要领导都会收到一张由区城运中心平台自动推送的表格,该表格上反映的是近期城市治理中相对集中、多发的事件和问题,以此为基层治理提供参考视角。而这张表格,完全由城市云脑根据数据算力而自动生成。
“让这些被充分赋能的数据来牵引体制机制的变革,实现治理流程的再造”,徐汇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主任宋开成这样注解:城市治理可以由“解决单个事件”到“处置一类事件”,从“处置一类事件”再迈向“预警可能现象”。
城市云脑算力的发挥,使得各类治理资源更精准匹配,“人力围着算力转”更充分为基层干部减负赋能,以最精细、最专业的态度保障品质民生——由此形成了来源于基底的“内生动力”。
而在浦东新区,当下正新建能源管理、气象预警、安全监管等领域的25个专项应用场景,努力做到应用一批、新建一批、预研一批、储备一批。在技术支撑方面,与众多人工智能企业对接合作;在场景应用上,加强与外卖、共享单车等平台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协同治理场景应用;在标准制定上,与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对浦东“城市大脑”建设的理念、路径和管理流程等开展深入研究,制定相关标准,为全市乃至全国提供参考借鉴。
文:顾一琼
编辑:陈云峰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