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连民心,今年疫情背景下的民生保障尤为牵动人心,是重中之重。民生问题最为敏感,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兜底线、稳底盘。
首先是就业压力不容回避。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年同期高出1个百分点。
在就业群体中,大学生与外出务工人员尤为突出。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874万人,创历史新高。受疫情影响,今年毕业生工作签约率明显低于往年。此外,中小企业纷纷裁员或缩减用工人数,一些农民工不得已返回家乡。
经济下行还直接影响了居民收入。如何保护百姓的“米袋子”“钱袋子”,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保障迫在眉睫。
中央近日发出“稳就业”的政策强信号。国务院已出台一系列帮扶小微企业,减税降费,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的政策。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将集中智慧出谋划策,研究如何加大失业保障力度,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进一步为中小企业减负纾困,助力市场复苏,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新型动能增长,推动服务业升级。
此外,“就医难”“就医贵”如何进一步破解、垃圾分类如何落地、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新政策效果如何、老旧小区改造怎样推进、养老院建设如何加快等问题,也将是广受关注的话题。
南京大学经济学系主任、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致公党江苏省委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杨德才认为,要认识到稳物价任务仍然艰巨,需要未雨绸缪,“一方面,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重要农产品供应;另一方面,也要关注疫情对市场供求的影响,进一步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调度,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保障困难群体生活,事关社会稳定。各地各部门兜牢民生底线,困难群众心里更踏实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鹰潭市市长于秀明说。
作者:综合人民网、新华社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