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地震局监测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分析数据。 傅国林 摄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上海远离大的活动断层、缺乏发生强震的条件,历史上也从未有大地震记载。在这样一座城市做地震研究,面临什么困境与动力,又有什么进展与发现?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9周年纪念日,当天,上海市地震局举行了首次媒体开放日活动,记者有机会探访这个有些神秘的部门及其下属机构。
在佘山南麓,一栋隐藏在山林中的小楼,保存着中国地震研究的“文脉”。面对记者,这里的负责人——佘山地震基准台台长寿海涛有些自豪:从1874年起,中国第一个地球物理观测台站就发源于上海,最初选址徐家汇,后辗转搬迁至此。
上海之所以成为国内地震研究的发源地,是因为开埠早——清末,在中国开启地球物理观测的是法国人。140多年来,除了抗战年月,上海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都被完整记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相关科研的基础。迄今,佘山台的观测人员仍会风雨无阻地定期上山,采集地磁数据。特别是轨交9号线通车以来,为规避它对仪器造成的干扰,每周观测的那两天,观测人员必须等到子夜零点,几公里外的列车完全停驶后才能出发。
有着这样一份传承与责任,决定了上海的地震研究即使面临不利条件,也必须努力工作。市地震预测分析中心研究员尹京苑告诉记者,上海拥有国内最平静的地下——历史记载里,本地只在1624年出现过唯一一次破坏性地震,震级为4.8级;最近40多年,3级以上地震都似乎有意绕开。
没有地震是市民之幸,却给研究带来挑战。尹京苑坦言,地震是一门观测的科学,震波就是透视地球的X光。在少震的上海研究地震,某种意义上就像是在望不到星星的地方搞天文。为此,必须在其他维度上形成特色。
尹京苑说,上海地表有很厚的软土覆盖,而软土层会放大地震的破坏效应;同时,上海拥有密集的高楼,特别是拥有多栋超高层建筑,因此,可以因地制宜,开展高水平的地震观测研究。目前,在崇明和浦东,上海率先建成了两座超过400米的深井地震观测站,贯穿整个软土覆盖层,能同时采集十多种数据,是国内首批自主知识产权深井站。而在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从低区到高区,每隔几层就布置了地震传感器,持续搜集摩天大楼对地震波的响应数据。
此外,充沛的人才资源、国际化的视野也让上海能追随国际热点,用新的科学方法研究地震。例如专家们正试图揭示地温和地形微弱变化与地震的关联,再比如,借助超高分辨率卫星拍下的城市遥感图像,分析一大片地区的建筑灾害损失情况。
尽管地震预测仍需要更多“大数据”来提高准确度,但在震情快速反应和监测能力方面,上海已形成了一定水平。市地震局监测预报处处长韦晓说,目前上海能监测的最小地震为0.5级,其释放能量仅相当于一颗手榴弹;一旦发生地震,地震部门2分钟内就能发出计算机速报,12分钟给出人工复合的速报结果,准确提供震中位置、震级、时间等信息。随后,借助一个震情评估模型,计算机能迅速预测出它对全市的影响,并告诉决策者哪里最需要投入救援力量。
上海已经探测了本地两条地质断层——“大场-周浦断裂”和“太仓-奉贤断裂”,相关成果年内就将正式出版,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本地地震防御能力提供科学依据。韦晓强调,过去几万年来,这些断层基本处于“沉睡状态”,本市地域内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依然很小。实际上,在这片平静的土地上搞地震研究,更多的价值是依托科技人才优势,为全国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研究示范和借鉴。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