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之畔,合肥市加速建设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
长江之滨,芜湖市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3.48%,居全省第一;
皖北平原,蚌埠市大力推进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生物化工等四大产业集群发展;
…………
初夏时节,行走在安徽看创新:皖江两岸,科技之花绽放;江淮大地,星星之火燎原。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安徽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全国省区市排位中继续往前赶,关键靠创新。要继续夯实创新的基础,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安徽矢志将创新型省份建设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
论区域创新能力,安徽已从5年前的全国第十,跃升至第七,居全国第一方阵。
抓住关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实验室中,围绕集成电路技术开发,科研团队正在攻坚克难。从公司组建,到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全芯智造技术有限公司仅用了3年。
“我们先后获得安徽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定向委托、合肥市科技局‘关键核心共性技术攻关’等项目研发补贴。”公司副总裁钟秀梅说,大部分奖补资金再次投入科研。
近年来,安徽推动科技人才、创新平台、仪器设备、科技项目、成果奖励等向企业倾斜,鼓励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如今,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达1.5万余家,每天诞生11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7万余家。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的一部分,安徽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人造太阳”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创造新的世界纪录;聚变能源、深空探测等领域持续并跑领跑……
健全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机制,安徽基础研究优势正转化为产业创新动能。
在位于合肥的科学岛上,为了研发抗癌新药,齐紫平经常“泡”在实验室中。早上8点,打开灯光,随后,配药、喂药,观察、记录,进行动物药效实验。“争分夺秒,只为早点研发出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青松团队成员齐紫平一边分析实验数据一边说。
去年8月12日,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创造了场强45.22万高斯的新世界纪录。依托衍生成果,针对淋巴瘤、乳腺癌、胰腺癌等疾病,刘青松团队的研究实现新突破。
目前,围绕能源、大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安徽省域内已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12个。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离子体技术等产业技术接连从中诞生。
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上锻造长板,安徽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前不久,聚焦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创新链断链、卡链和薄弱环节规划布局,安徽组建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48家。
“预计到2025年,在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中,以企业为主体培育建设联合实验室将达100家以上。”安徽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创新驱动,科技创新势能加快向发展新动能转化
大屏上,生产数据实时跳动;车间中,机械手臂运转不停。一块块铜阳极板由无人驾驶车运输,一摞摞电解铜板经机器人剥离、打包——少了“铜花四溅”,多了“智慧大脑”。走进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厂区,科技感扑面而来。
“作为传统的铜冶炼企业,我们一直在探索转型升级。既进行智能化改造,又探索节能环保,双管齐下。”金冠铜业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经理文燕说,通过改进工艺,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实现回收再利用,“一年可发电2亿千瓦时。”
以铜为基,绿色转型,铜陵市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抓住铜、延伸铜,铜陵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入列第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铜陵市的铜合金材料、马鞍山市的高铁车轮、淮南市的绿色矿山建设……安徽以创新驱动引领,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江淮大地处处向“智”而行,逐“绿”而进。
在合肥高新区,有条“量子大街”。
走进科大国盾量子科技园,合肥量子城域网总控制中心大屏上,实时更新的数据引人注目。8个核心网站点、159个接入网站点辐射的光波,织起一张覆盖合肥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
2022年8月,国盾量子参与建设的合肥量子城域网正式开通。“这是量子通信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重要转折点。”国盾量子技术专家谷风波说。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契机,合肥以产业聚集发展模式为路径,全力打造“量子科技”“量子产业”双高地。
过去5年,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8.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1.6%。截至2022年底,安徽省6000多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上市企业、80%以上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从北京中关村到皖北大平原4年,坐落于阜阳市颍泉经开区的安徽智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一片片纳米晶软磁材料正被切割,一盘盘泛着银光的产品等待打包,发往厂商制成元器件后,可应用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智能手机上。政府帮着协调厂房,企业专心研发投入,这个由毕业于北京大学等高校博士组成的创新团队锐意进取,成长迅速。
“我们还和中科院物理所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强磁场’。”公司总经理邓毕力说。
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专精特新企业作为生力军,持续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截至今年5月,安徽共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740户,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7户,占全国总数的5.3%,数量居全国第七、中部地区第一。
筑牢基底,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
求学、创业14年来,90后贺羽这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已成了新安徽人。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他,有一个参与振兴国家科学仪器产业的梦想,于是毅然投身量子技术和科学仪器的产业化发展中。
为什么是安徽?贺羽直言,看中的是创新创业环境。这里既有基础研究,又有产业聚群,还有真金白银。“创业初期,资金不足。依据相关政策,合肥高新区给我们免了房租。紧接着,又拿出60万元资金支持。”
如今,贺羽不仅带领团队入选“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庐州产业创新团队”和“江淮硅谷创新创业团队”,他本人还获得了合肥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对于企业招收的紧缺型人才,合肥给每人提供3至5年房租补助。
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安徽正全力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
从强化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保障,到完善安家补贴、住房保障、科技分红等激励制度,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到建好大院大所等平台载体,安徽以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和事业留人。2022年,安徽省新增人才84万、总量突破1100万,入选国家级计划1300余人、居全国第八位。
位于蚌埠的传感谷,灯火通明。
设备陆续进厂,机器加紧安装,3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内,人来车往,一派繁忙。施工人员正在刷墙,对厂房建设进行收尾。“加班加点,争取赶在年底实现3条工艺生产线投产,早一天投产早一天见效。”蚌埠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闻建忠说。
2021年,瞄准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中国(蚌埠)传感谷应运而生。安徽省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传感器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等近20个创新平台在此集聚,70余家智能传感产业重点企业入驻。
为解决中小芯片设计企业封装测试难题,蚌埠经开区正打造中试平台。“投资3亿多元,建成后,能为中小企业提供陶瓷封装、玻璃封装等工艺测试,像共享厨房一样。”蚌埠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二级调研员张鹏远说。
传感谷打造产业化中试平台,是安徽加快推动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安徽省开足马力,像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样打造创新环境。安徽省委主要领导表示,当好科学家、人才和企业的服务员。立志成为世界一流创新中心的“科大硅谷”,面向全球招募合伙人,已有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个团队报名申请。
4个月,是合肥中科科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从谋划到落地所用的时间。
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发掘,合肥市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各投资200万元,合肥高新区科创基金投资300万元,2022年8月,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昶乐的“聚烯烃弹性体封装材料项目”为基础,公司组建。公司总经理周江骏说,这三笔基金,给了他实实在在的信心。近2000万元社会资本紧随其后,也让企业科技创新底气更足。
怎样为科技成果转化引来金融活水?近年来,安徽创新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加快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牵头组建母基金总规模达126亿元的天使基金群和人工智能主题母基金,打造“投早投小投科技”基金丛林;设立2亿元的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带动银行向1万余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超511亿元……
行进在创新型省份建设之路上,下好“先手棋”、开凿“源头水”、搭建“登云梯”、勇闯“无人区”。今日安徽,不待扬鞭自奋蹄。
编辑:孙欣祺
来源:人民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