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要举措,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战略之举。
洋泾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努力建设成为传播科学理论,宣传党的政策,弘扬主流价值,丰富文化生活和践行志愿服务的“文明实践加油站”。
坚持党建引领,提升载体建设,构筑覆盖街道全域的阵地网络。
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分中心把体系建设放在头等重要位置,一个网络实现文明实践全覆盖,全力打造“分中心+40个实践站+N个实践点”阵地体系,涵盖居民区、楼宇园区、区域单位,成为开放式,集约化,共享型的文明实践平台,百项任务对接市民百姓需求,按照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广泛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每年遴选百项文明实践任务,切实大同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
用洋泾说明浦东,用浦东说明新时代,分中心设有学习讲堂、图书阅览、中心剧场、展览展示等功能区域。从分中心出发,开辟人文科普、红色经典、洋泾港畔、时尚滨江等主题实践线路,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体育、教育活动,通过社校联动等多渠道打造“洋泾港”直播精品网络课堂,例如由上海市建平中学特级教师郑朝晖开讲的《红楼梦》闲话赏析系列讲座。
历经8年打造的“阅读越精彩”亲子俱乐部,社区家庭反馈良好,帮助更多的家庭走上亲子阅读的道路,使更多的孩子们爱上阅读。围绕市、区以及街道中心工作,每年承接大型体育赛事及社区文化体育节,承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年平均30场,参与市区级各类各项体育活动年平均70场,形成了“健身有指导,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全年不断线”的良好氛围。
分中心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机制,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整合资源,激发活力,共建共享,一手抓提升,一手抓培育,组建百支志愿者队伍,包括“泾夜思”青年讲师团、爱心管家等,获得了全国“四个100”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的光荣称号。
以高标准的文化中心为核心,传承国家级非遗上海(洋泾)绒绣及市级非遗洋泾江南丝竹。打造洋泾“泾彩”文化品牌,满足社区各年龄层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辐射面,分中心建设了洋泾智慧管理系统,以数字化改革赋能“15分钟文化生活圈”,使居民在家动动鼠标就可预约文化活动或场地预约。积极响应浦东新区文体旅游局推进的“延时服务制”试点工作部署,拓展延时服务项目,全年向社区居民开展举办了超过200次的文化项目,近千人参与活动。
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的大局,彻底打通群众工作“最后一公里”目标的实现。洋泾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建机制建体系重功能重实效出特色出亮点,立志打造成为市民群众能感知能理解能参与能认同的名副其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编辑:夏徐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