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一新的精辟论断,鲜明阐述了我们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理论自觉、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理论品格。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根本的普遍规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我们实践和事业发展的彻底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伊始,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学习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灵活运用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必然性,决定了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坚持推进理论创新的必然性。我们党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彻底的批判精神,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不断推出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形成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在这种互动中实现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性继承和在地化发展,实现历史必然性与历史主动性的相结合,实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相统一。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呈现和现实表达,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根据时代主题和历史方位的发展变化,扎根“生活实践”,不脱离“历史实践”和“现实世界”,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基于历史时代、确立历史方位,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作出了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了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的理论、彻底的理论,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屋建瓴、丰富深邃、思接千载,内在体现为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性,集中体现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高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了系统概括,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的“六个必须坚持”。“六个必须坚持”相互联系,内在统一,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科学思想体系所具有的根本政治立场、彻底理论品格、独有精神气质和科学思想方法。“六个必须坚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遵循和根本方法,清晰地告诉我们:理论创新的价值取向就是人民至上,基本立足点就是自信自强,原则方向就是守正创新,主要着力点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思想方法就是系统观念,视野格局就是胸怀天下。可以说,只有做到了“六个必须坚持”,才能够更好地扎根实践、揭示真理,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编辑:孙欣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