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复兴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的老教授回信,充分肯定了北京科技大学自成立以来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对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提出殷切期望,必将激励广大高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广大高校要不负党和人民的厚望,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努力培养“最可靠”人才。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广大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毫不动摇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注重实践育人,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树立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
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高校必答题。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是夯实一流大学建设的根基。一流大学要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基础研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改革科研管理和评价机制,布局重要科研方向、重大科研平台和重点创新团队。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是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要高度重视跨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形成关键领域先发优势,形成若干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应用贯通式研究的大团队,组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解决关键核心问题、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是国家对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必然需求,高校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高度尊重科技人才成长规律,推动产教融合,致力于培养擅于解决关键核心问题的创新人才。
努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如今,我国已进入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才队伍面临转型升级,特别是技能人才发展迎来全新挑战。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但技能人才仍处于短缺状态,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仍落后于产业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广大职业院校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事关发展、未来和复兴。广大高校要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忠诚担当、有理想、有本领、讲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不断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人才基础、建设人才高地。
编辑:孙欣祺
来源:中国甘肃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