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条件所限,一些革命烈士牺牲前没能留下一张照片,成为烈士后人的遗憾。清明前夕,江西安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聘请画师为烈士画像。安义县革命烈士陵园也见证了一场场跨越时空的相见。
烈属陈龙英今年60岁,是烈士陈大新的妹妹。陈大新是一名军医,他十几年如一日救治病人,后来身患癌症,仍忘我工作,坚持研究脑积水病治疗技术,直至1976年病逝,年仅29岁。这是时隔46年之后,陈龙英第一次拥有一张哥哥的遗像。
在安义县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66名为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而英勇捐躯的革命烈士。每到清明期间,烈士家属和群众都会来这里祭奠英烈,瞻仰烈士遗容。
拥有一张遗像,只为记住亲人的模样,这其中就包括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袁觉苍烈士的后代。1939年3月22日,安义沦陷,地下党员袁觉苍带着儿子袁克礼在转移途中被日军杀害,年仅37岁。袁克礼侥幸逃生,1995年去世。袁觉苍的孙子袁朝霖虽然对这位烈士爷爷“素未谋面”,但对爷爷的怀念从未间断。
今年初,画像组找到袁朝霖,开始给袁觉苍烈士画像,经过多次沟通和修改后,爷爷的相貌第一次清晰地出现在袁朝霖的面前。
袁觉苍烈士孙子 袁朝霖:这张爷爷的画像对我来说真的太珍贵了,我会把它带回家,把我爷爷的革命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一代代讲下去,让后辈们永远传承为祖国奋斗牺牲的爱国情怀和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为了能最大限度还原烈士的相貌,几个月来,画像组走遍了全县各乡村社区,寻找烈士的故事,搜集烈士资料。
画师 惠祥海:去烈士亲属的家里听他们讲述那些过去年代的故事,我觉得很感动,我觉得我做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有时花几个小时画出来后再和家人进行对比,如果和他们的记忆有差异,需要反复修改,要让一幅画像既符合烈士的原貌,又符合家属内心的情感寄托。
目前,安义县革命烈士陵园中的16位烈士已经重现了容颜,亲人也通过这样特别的方式相见。一幅幅烈士画像寄托着思念与敬意,革命先烈用生命铸就祖国的钢铁长城,他们的英雄事迹也将永远被世人铭记。
编辑:施薇
责任编辑:孙欣祺
来源:央视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