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不断前行。
多层次理解共同富裕内涵
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新时代的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即通过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通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通过缩小区域、城乡差距实现全域性共同富裕,通过共建共治人居环境和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是就享有主体而言,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共同富裕不是指总量富裕、平均富裕,而是全体人民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而是允许且认可富裕时序的先后性。事实上,合理的收入差距能体现劳动者能力和贡献的差别,有助于鼓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激励水平,刺激经济持续发展。
二是就实现前提而言,共同富裕是“共创共建”。共同富裕不仅要保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人人尽力,还要让共创财富的人共享财富。因此,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进一步缩小因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行业差别而导致的收入差距,减少人民群众在就业创业、健康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机会不平等,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的现代化社会。
三是就评价内容而言,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共同富裕代表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五位一体高度综合协调的状态,不仅要满足人民的“物质富裕”需要,也要满足各种“精神富足”需要,如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需要,享有公共服务、接受教育、充分就业的社会需要,享有美好宜居环境的生态需要等。
四是就长期目标而言,共同富裕是“共同致富”的能力。可持续的创富能力和协调发展的能力,才是推进、实现和维系共同富裕的推进器和导航仪。因此,共同富裕不是简单地分配财富,而是要持续提升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加大对教育和健康的投资以赋能人力资本,加强社会组织、社会联系以赋能社会资本,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健康。
五是就发展过程而言,共同富裕是“逐步共富”。共同富裕代表了人类对未来发达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美好想象,需要漫长的探索过程。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逐步实现。共富观念的确立、社会经济制度的完善、基础条件的改善、致富能力的提升、实际占有财富状况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实现共同富裕是个动态过程,需要遵循规律、逐步解决。追求共同富裕没有终点,因为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即使实现了共同富裕,经济社会发展依然还有巨大向上空间。
多领域推进共富进程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本目标。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紧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问题,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为主攻方向,多领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坚持科学衡量,树立全新“共同富裕观”。一要建立全新共同富裕观。改变以往用收入代替财富、以物质衡量财富的旧观念,将物质财富、精神追求、宜居生态等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纳入其中。从可持续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评估人民真正享有的“财富”,搭建全面衡量共同富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二要体现中国特色。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三要树立国际视野。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富裕课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坚持共享性增长,实现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一是注重增长。健全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形成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注重共享。聚焦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关系民生、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推动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三是注重保障。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得到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
促进高质量就业,实现多渠道增收。一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着力提高就业匹配度和劳动参与率,关注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等人群,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二是健全终身技能培训制度。通过持续大规模培训拓展技术工人上升通道,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和技能等级认定渠道,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三是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四是多渠道增加收入。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比例。创新更多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完善小微创业者扶持政策,支持个体工商户勤劳致富。
提升再分配效果,促进共同富裕。一是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在“调高、扩中、提低”方面持续发力。二是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遏制以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获取收入。三是调节财产存量差距。出台针对性更强的资本税和财产税相关政策,防止财产性收入差距过大。四是保持对资本适度管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约束资本的过度空转、过度流动与无序扩张,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
编辑:孙欣祺
来源:人民论坛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