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研究是我国主要社会问题之一,而中国的社会学经过40年的发展,到了建立自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时候。社会学在中国发展的前期,主要是以引进西方学术成果为主,在改革开放40年的当下,社会学者有责任从社会学学科的角度梳理和总结中国社会发展的经验、道路、模式。
上海的社会学界已经意识到了研究社会转型,对于社会学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的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1月28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中国转型社会学”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社会变迁研究会、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联合承办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八届(2020)学术年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 新理念 新格局”系列主题论坛举行,来自上海和全国的社会学专家主要聚焦于“中国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并就此展开研讨。
上海大学李友梅教授提出中国社会转型三个特点:高度总体化的国家政策形成并不断成熟;高度总体化的国家体制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相互促进,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独特境遇;中国的政体有极强的连续性。她认为,社会治理的转型是转型社会学的核心议题,我们要“从实求知”,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社会学,不断推进对现有知识模式和知识范式的反思。
上海大学张文宏教授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是以社会结构为基础的一个社会变迁。他分析了转型经济时代产业结构变化、基层结构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农村贫困问题、高等教育,展现了过去40多年中国转型的一些变化、进步以及经验,总结了中国转型对国内和国际的影响。他认为,研究中国的社会转型必须放在一个更大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背景下。
南京大学周晓虹、中国社科院张翼、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华东理工大学何雪松、吉林大学田毅鹏、中国人民大学刘少杰、中国人民大学冯仕政等参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