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势凶猛。作为上海市单体最大,多项医疗、教学、科研指标名列前茅的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在除夕之夜的风雨中听令出征,全员皆兵投入抗疫战斗。
疫情面前,全体“长海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医院党委按照“打赢上海保卫战、援鄂保障解难题、服务部队不间断、医疗秩序渐恢复”的工作思路,扛起军队医院救死扶伤、服务军民的使命担当,确保防控工作坚实有效,“复工复产”稳步推进。
选择坚守的“新上海人”
疫情之下,长海医院有这样一群“新上海人”舍小家为上海。
急诊,全年无休,医院最辛苦的战位,5、6年才能轮到的春节假期是急诊人最大的“期盼”。因疫情,大家选择了坚守。他们有的主动退掉很早就购买的火车票、有的早早就表示不回去、留下来。
从1月20日那天起,发热门诊护理组长周晅蒨和她的姐妹们就再也没有回过家。当女儿在视频中看见满脸压痕的周晅蒨,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妈妈,你回来吧,我想你了。”
CT诊断是判断新冠肺炎的重要影像学依据。1月23日,发热门诊CT专用机机房改造完成,赵冰辉、胡信心和张茗城3名技师主动放弃春节假期,24小时轮替上岗。为了不耽误患者检查,减少外出,他们有意控制饮水,深夜就在沙发上简单休息。
感染科,一幢独立的小楼,疑似患者收治点。朱咏梅是感染科的护士长,从军34年,平时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朱妈”。疫情来临时,“朱妈”很忙,从隔离病房的区间改造、工作流程的制定、医疗垃圾的运输、CDC标本的交接等,她都主动承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的义务和初心。
有一群特殊的患者,无论疫情如何紧急,他们都不得不走出家门,每周三次往返医院——他们就是透析患者。肾内科的医护人员秉持着“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的敬业精神,为400多名尿毒症患者保驾护航,延续生的希望。
“两线作战、全面胜利”口号,在每一位医护人员心中形成共鸣。疫情期间,这里有一群可爱的“新上海人”在默默守护这座城市。
“娘家人”的温暖和“智慧”贡献
汉口医院、火神山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处处留下了“长海人”的身影,他们的故事始终激励着一直在后方坚守的战友。
作为“娘家人”,让前线战友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抗击“疫魔”的战斗中去,是医院党委始终思考的大事和须臾不敢放松的工作。
医院建立一对一对接帮扶机制,主动与队员家属单位沟通联系,宣传介绍队员在前线的感人事迹,协调解决队员的“家事”。
“我现在调到殷高东路站工作了,上下班骑电瓶车只要5分钟,有更多的时间照顾老人和孩子了”。援鄂队员、肾内科护士桑永艳的爱人戴文荣向定点联系人肾内科护士长汪海燕打来电话报喜。
申通地铁上海第一运营有限公司是戴文荣的工作单位,当从医院的来函中得知桑永艳在武汉前线的事迹后,及时调整了戴文荣的工作地点,尽最大努力解决一线队员家属上班远的问题。
“我老公上下班的时间短了,照顾家里的时间长了,我的牵挂也就没了。”桑永艳心无旁骛,一心扑在抗疫工作中。
“叮咚,叮咚”门铃响了,队员董宇超的爱人章莹打开家门。叮咚买菜的快递小哥,将新鲜的时令蔬菜和奶制品送上门。医院积极协调,每周为队员家庭免费提供一份菜品,缓解她们外出购物的不便。
在医院开展的送生活物资、送防护用品、送健康巡诊、送维修服务“温暖四送”活动中,队员家庭生活的点滴需求,逐一得到解决。
队员王颢根据火神山临床救治经验,结合自身专业,与长海医院生殖中心主任颜宏利一道,确定了一项治疗普通型新冠肺炎的科研课题。但由于火神山医院临床工作繁重加上科研条件有限,很多前期基础性的研究无法开展。医院党委了解情况后,发挥后方科研优势,调集相关力量,帮助撰写科研指南、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搭建科研平台,短时间内成立了12人的科研小组。王颢利用休息时间整理研究思路,科研小组具体落实,及时沟通进展情况。
目前,长海医院为火神山医院科研指南提供了近100项参考提案,为前方科研贡献了“长海智慧”。
普通患者的不易“亲人解放军”来解决
疫情蔓延为百姓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但救死扶伤必须保持“运行键”。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非常之时需要非凡之策,更要担起非常之责,医院党委按照“逐步恢复正常医疗秩序”的要求,循序渐进、稳步实施。
发挥军队医院野战救护特点,率先开设帐篷前置预检区。1月31日,医院广场上4顶绿色野战帐篷格外显眼。患者和家属按照志愿者指引,首先进入1号、2号帐篷等待区扫码填写相关信息,之后进入3号帐篷监测体温,低于37.3℃患者和家属通过专用清洁通道进入门诊就诊,高于人员从密闭通道进入4号帐篷复检区进行水银体温计检测,出现发热病人则从专用通道到发热门诊进一步诊断。
一位长期在长海医院治疗的刘奶奶说:“长海医院搭建了帐篷,保证了我们就医安全,还在帐篷中安装了取暖器,想的真是周到。”
从3月9日开始,除急诊、发热、感染科门诊外,医院所有普通和专家门诊全面实行预约诊疗,对预约挂号确有困难的老年患者等,设立志愿者服务点,协助现场预约。结合往年同期门诊运行特点,科学调配就诊号源,合理疏导就诊人数。现在门诊的每间诊室只有一位医生和一位患者,达到了上海市疫情期要求的“一人一诊室”标准。虽然看病程序严格了,排队时间变长了,但没有一个患者发出怨言,没有发生一例纠纷,医患之间反而因为疫情多了一份理解。
针对胃肠镜、支气管镜、喉镜、肺功能等高风险检查项目需求大的实际,设置预行胸部CT检查流程,24小时内出报告,待风险排除后,第一时间安排上述高风险项目检查。
“从新闻上看到,新冠肺炎患者粪便中也存在病毒。没想到长海医院为老百姓开通肠镜检查项目,要不是他们把患者当亲人,处处为我们这些普通患者着想,哪来的检查,真是太感谢了。”一位刚做完肠镜检查的患者说。
兵者,国之大事也。保障部队官兵疫情期间就诊,就是保证部队战斗力不减。线上,医院充分发挥“为军服务互联网医院”功能,每天安排内外科专家进行网上诊疗、送药上门。开通医疗咨询专线和网络咨询特别通道,安排相关专家在线出诊,全方位保障官兵和普通百姓就诊需求。线下,针对慢病患者用药需求,采取“专人对接、病历审核、集中开药、统一领取”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来院就诊人数,降低官兵交叉感染风险,确保疫情期间为军服务不断线、再延伸。
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在这场抗击战“疫”中,无论是逆行援鄂的医疗队员,还是守卫后方的医护人员,长海人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坚守,共克时艰。他们用刚毅果敢的身躯挡在“疫魔”面前,用实际行动践行军队医护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
凛冬已尽,暖春归来;军民同心,疫魔终除。
编辑:孙欣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