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杰是活在钢铁世界里的女人。
1990年,她进入甘肃酒泉钢铁集团公司,误打误撞改行成为一名电焊学徒工。第一次摸焊把,火花四溅的景象吓得她躲了好远。师傅教训她,“吃不了苦,还学什么技术!”她心里较劲,一点点蹭着步子往前蹲,重新拿起焊把。
弥漫的烟尘里,属于吕杰的,如火花般亮眼的人生开始了。
国家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焊接专业老师吕杰。本人供图
漂亮的焊接缝
坦白来讲,那次不愉快的职业“初体验”让吕杰心生抵触。然而刚一入厂,行业对女焊工的质疑却首先激起了她的斗志。
“这个职业女生到底能不能干!”
“能干啊!”虽然身体还没适应焊工脏、苦、累的职业属性,但吕杰要强的性格早已站出来反驳,“师傅说了只要干一行爱一行,就没啥不行。”
学徒期间,她放弃了最后一个暑假,每天进行焊接练习。高温聚拢下的实训车间炙热得像个蒸笼,电焊发出刺耳的声音,滋溅出一束束火团把焊接钢板烧的通红。
夏天吕杰穿了条单裤,她只感觉膝盖被钢板烤得发痛。她和师傅说膝盖疼,师傅瞟了她一眼,还是那句话,“吃不了苦,还学什么技术!”吕杰转念一想,自己没到被热晕的程度,还是可以坚持一下。她没有挪动半步,毫不懈怠地完成全部练习。从工作台上下来,她挽起裤腿一看,两处膝盖硬是被烤出兵乓球大的水泡。
在男人的行业里“打排位”,吕杰必须具备同男人一样的力量,甚至比男人更有吃苦劲儿、忍耐劲儿。学徒半年,她终于可以像师傅一样焊出漂亮的焊缝,她形容:那种感觉就像在不断打磨雕刻一件艺术品,你会欣赏、享受它,甚至会为它陶醉很久。
突如其来的欣喜和满足,使得吕杰对职业的自我认知有了重新考量。事实证明,从抵触到喜欢,只隔了一条焊缝的距离,她越来越钟爱“焊接”。
后来,在单位的定岗考试中,吕杰考出了第一名。她成为单位重点培养的“好苗子”,陆续参加了各类的职业技术大赛。
吕杰(右二)在为学生讲解焊接技术要领。本人供图
第一次在全国行业比赛中亮相是2002年。
三个月的酷暑,吕杰每天坚持7个半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强度。她每天要领上一大堆钢板,然后用手动砂轮机位钢板除锈,打磨容器,再按照比赛要求组装考试试件,用三种方法进行焊接。
比赛要求独立作业。由于条件有限,吕杰搬着几十斤的铁疙瘩来回更换场地。师兄师弟看她实在辛苦,想上前帮忙却屡屡遭拒,最后不得由衷赞叹,“吕杰,我怀疑你是铁人!”最终,吕杰的团队在中国建设系统全国行业大赛中夺得团队第六名的好成绩。
吕杰从不怠慢机会。
2005年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108名参赛选手,只有她一位“女将”。4个半小时的赛程,她在格子间中争分夺秒、不停焊接、忘我投入。比赛结束后,她摘掉焊帽,才发现自己早已被长枪短炮包围,成为记者报道的焦点。此次比赛,吕杰取得31名的突破性成绩。自己“火了”,她反倒紧张起来,“更要好好做了,做不好,给女焊工丢人!”
孜孜不倦“育人心”
“要么干、要么不干,要干一定要干到最好。”成长的道路上,吕杰的耳边总萦绕着老一辈产业工人对晚辈的耳提面命。他们对技术的卓越追求和坚定信仰,如苍天大树的粗壮根茎蔓延扎进吕杰的心里,又滋养她结出“匠心育人”的硕果。
吕杰带领学生正在进行大赛集训。本人供图
2009年,吕杰走出企业,跨界成为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焊接专业老师,希望把技术技能发扬光大,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从工厂车间一脚踏上了三尺讲台, 她每天都在弥漫着焊接烟尘的实训车间里忙碌着,将自己的“绝技绝活”和参加大赛的成功经验总结成一套科学的焊接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法,即以焊缝质量合格为中心,一手抓体能训练,一手抓心理辅导,同时发现学生技术特长并总结推广,重视因材施教,重视“焊接文化”在枯燥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艺术感染过程。
焊缝质量是焊接操作的生命线,她把学生体能训练糅合到技能提升过程中,让学生在练习各种焊接姿势的同时,掌握身体的平衡性和舒展性,从而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焊接环境提供保障。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她还构建了“职业引导、行业平台、工学结合、三岗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和市场发展为导向,合理安排学生实习课题与周次,制定了循序渐进的实训教学计划,使学生的实训项目逐步完善,便于掌握操作技能。
在多年的执教生涯中,吕杰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著称,她的学生也不负众望,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多次载誉而归。近三年来,她参与指导培训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200余人,学员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项目近700项;指导培训学生学指导培训学生学员近300人,其中中级工技能鉴定合格率95%,高级工技能鉴定合格率88%。
吕杰带领学生进行技术攻关。本人供图
而培养一名世界冠军有多难?
“不夸张的说,至少要花费500万元。”吕杰说,“钢铁材料都很贵,电弧燃起来就是在烧钱,就算每天加班加点地练习,那也要花三到六年的时间。”她表示,全国职业高校焊工专业“招生难”已成普遍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学生不能吃苦,二是缺少好的师资力量,三是就业岗位待遇低。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及,2019年要对高职院校实施扩招,规模为“100万人”,同时中央及地方财政要加强对高职院校的投入、支持。
吕杰认为,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每年,中国至少有一半的学生要走到职业学校里来,职业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同样重要。实现工业强国的梦想要靠培养大批量的产业工人来实现,而产业工人的职业素质,就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如今,吕杰带领以她名字命名的“吕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释放着无限的活力,签署师徒协议,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面向社会征集焊接技术难题,锻炼队伍攻克技术瓶颈,申报立项省市级教科研项目,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吕杰特意讲了件小事。
在2017年首届酒钢工匠和雄关工匠评选中,她的教练陆小斌在获奖感言中是这样说的:“我从事焊接培训工作快一辈子了,今天和我的学生同台领奖,看见他们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我由衷欣慰。”
话音未落,守在台下的吕杰铆足了劲鼓掌。
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把焊接技术搞好,用技术技能实现技能兴国的梦想。热泪盈眶的瞬间,她想:职业教育的春天,真的来了。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