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体验弹古筝康养项目。
资料图片
一家人在雪场。
老年夫妻乘坐雪橇。
人民视觉
运动享快乐,康养顺身心。
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健康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繁忙的工作过后、紧张的学习之余、匆忙的生活间隙,人们有了更多机会去漫步消遣,运动健身。
在生活的地方,随时可以享受运动的酣畅淋漓;去遥远的城市跑一场马拉松,用力奔跑的同时尽情欣赏异地风光;甚至可以专程来一次康养之旅,在阳光海滩上,让生活慢下来,让心情静下来。
博鳌海滩散散步 自在
本报记者 黄晓慧
上海的赵恒女士休年假,和家人在海南博鳌享受了一段健康之旅。“我们为健康而来。”赵恒说,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5天的旅程充实而轻松。
赵恒入住博鳌一家养护中心后,首先接受全面细致的体检,养护中心根据体检的结果给赵恒安排了针灸、推拿等中医理疗项目,以及调理身体的药膳,解决了工作压力给她带来的失眠困扰。
这不是赵恒第一次来博鳌。几年前,她曾到过这里,当时除了参观博鳌亚洲论坛会址再无其他。此次慕“医疗健康”之名而来,这里的大变样令她惊讶,国际医院、疗养康养中心拔地而起。赵恒说,以前她和要好的旅友会选择到瑞士、德国等欧洲国家进行康养旅游,博鳌给了他们新的选择——不必再大老远跑到国外去,旅游也不再只是“逛逛逛、买买买”。
“大城市的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每天都必须向前走,不走,别人也会推着你往前赶。”赵恒到博鳌后整个人都放松下来,过上了渴望已久的慢生活。
晨起,在博鳌的田园风光里打太极,沿着博鳌海滩踱步,午后插花习字、聊天抚琴,待到华灯初上的冬夜,和着音乐的节拍在户外运动,每天在新鲜的空气中深呼吸,怡然自在。
还有几年就要退休的赵恒,现在也有意识地放慢生活节奏:“经济条件好了以后,人的生活理念发生了变化,有了大健康的概念,更加重视疾病预防、保健,更愿意选择康养旅游。”
24小时运动健身 放松
本报记者 钟自炜
晚上9点半,在厦门一家商贸公司上班的李丰诚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这样的加班并不少见。“以往到了这个点,只能找一家餐馆吃吃夜宵,但现在有了新去处。”李丰诚说。
李丰诚的新选择,正是厦门悄然兴起的24小时健身房。“全民健身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于健身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身房负责人张义兴介绍,“传统健身房的营业时间一般是早10点到晚10点,高峰期也比较集中,消费者体验有待提升。”
2017年6月,这家主打“24小时不打烊”的健身房在厦门市思明区湖明路上开业。“这样的经营模式,不仅可以方便更多上班族,也可以分散人流,让器材得到更好的利用。”张义兴说。
走出写字楼,步行5分钟,李丰诚轻车熟路走进健身房。在这里,不仅营业时间延长了,健身体验也有了新升级。通过配备的智能手环,李丰诚自助刷开门禁、使用设备,手环同时还能实时记录日常运动数据。在操房,会员还能点击课程播放,观看屏幕上的动作演示。晚上10点左右开始健身,一个半小时后,李丰诚带着一身汗水离开。“加班后做做运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更能放松工作压力,回家也能睡个好觉。”
谈及未来,李丰诚表示希望这样的24小时健身房能够更多些,让大家健身更加方便。“同时,也希望24小时健身房中能够增加如游泳、搏击等项目,让我们的选择更加丰富。”
设施人性化,细节暖人心。
出门在外,人们的关注点离不开衣食住行。开车累了,在高速服务区打个盹儿;带孩子、老人去卫生间,不再过多顾虑;身体不舒服,24小时的智能药房等着你;拉着行李箱吃力,走人行道上的行李箱专用道,省下不少力气……
越来越多人性化的设施出现在路上、景区和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给行走在途中的你我他,带来便利和温暖。
第三卫生间解难题 暖心
本报记者 潘俊强
说起旅游,家住北京的资深“驴友”李燕如能连说好几小时。不过,一说到带孩子出去旅游,她就有点发怵。
这是为啥?“自己带着孩子旅游,曾遇上三难,如厕难、喂奶难、换尿布难。”李燕如说。她的丈夫从事工程类工作,常年在野外驻扎没法时刻陪伴,而她喜欢旅游,“也想陪着孩子触摸大自然,感受人文景观。”
进入寒冬,李燕如想到济南看看,“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很美。”说走就走,选个周末,带着三岁的女儿来到济南,游完趵突泉,再逛大明湖,体验一下济南的泉水大碗茶。不过茶喝多了,就得方便。在大明湖西南门的厕所,李燕如本想进女厕排队,却看到旁边有第三卫生间。她立刻带着女儿,推开布帘,走进里面。“以前排队,大人都憋得难受,更不用说小孩子了!”李燕如说。
在第三卫生间,各种设施让李燕如眼前一亮。既有大人用的马桶,又有小孩子专用的坐便器。“没想到这么贴心。”李燕如说,她先帮着女儿如厕完,又将其固定在儿童座椅上。“大人如厕时,就怕小孩乱动乱跑。”李燕如介绍,这里还有换尿布的母婴台,可以将孩子放在类似于小床的母婴台上,为孩子换尿布。“冬天带孩子出去旅行,在外面换尿布,小孩子太冷,在这个第三卫生间又方便又保护隐私。”曾经在外旅游时,她找到景区管理人员,恳求他们抱着孩子,李燕如才给女儿换尿布。
“喂奶也很方便。”李燕如想起曾经的尴尬,女儿还没断奶时,国庆节她到一个景区游玩,女儿饿了一直在哭,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没人的角落,才喂了女儿。“如果当时有第三卫生间就不存在这样的尴尬了。”
李燕如还发现,这个第三卫生间提供了卫生纸、一次性尿布等,在马桶旁、洗手池旁都有供残疾人使用的扶手。里面打扫得很干净,没有异臭味,还喷了空气清新剂。“如果景区里都有为特殊人群修建的卫生间,带娃旅游就太方便啦!”李燕如感慨。
休息舱里解解乏 舒服
刘新吾 王 嫚
“到成都还有200公里,要不要休息一会儿再出发?”何蔓从重庆自驾到成都出差,在渝蓉高速围龙服务区吃完午饭,有些犯困。
正在这时,一名工作人员走过来,微笑着问道,“女士,那边是高速服务区为旅客提供的休息舱,需要了解下吗?”何蔓跟随工作人员走过去,在服务区的尽头看到一间小屋,里面放着8个白色的塑料盒子,形似太空舱。
扫码、绑定手机、付费,舱门在何蔓面前缓缓打开。“太空舱”像学生宿舍里双层床一般大,在里面深色的皮质床垫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次性床单和毛毯。
“有空调,能换气通风,还有充电插座和免费WiFi,可智能了。”花了18元,睡了一个小时,醒来后,何蔓神清气爽。“以前开车困了,要么洗洗脸继续开,要么在车里蜷缩着躺一会,很不舒服。现在好了,在这休息舱里不仅能平躺,空间还比想象的大。”何蔓说。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自2017年10月投用以来,服务区休息舱共有将近300名旅客入住,以外出旅行和出差的年轻人居多。
如今,在重庆,智能化服务的“触角”渐渐向高速公路延伸。2018年9月,智能集装箱酒店也被引入,餐厅里还出现了“送餐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