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一家人团圆喜庆的日子,而除夕夜的“年夜饭”作为年节习俗之一也显得尤为重要。“年夜饭”又叫团年饭、年晚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在古代是人们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的团圆聚餐。
“年夜饭”牵动的是乡愁
作为年前的重头戏,“年夜饭”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以前吃“年夜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年夜饭”逐渐由自家操办转向酒店、饭店订餐,现在这些习俗大多都已淡忘,只有少部分地区还保留。
除夕这一天,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每家每户都会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叙天伦之乐,即便有众多迫于生活压力或工作属性不能回家过年的,家人也会为他留下一个座位,一顿“年夜饭”牵动的是亿万人的乡愁。
不同的“年夜饭”却有同样的幸福
虽说“年夜饭”南北无一例外,但细究其具体习俗,各地还是各有异同。比如上海人过年要吃“年夜饭”,逛城隍庙;湖北人“年夜饭”讲究“三全”“三糕”“三丸”;四川人除夕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河南人吃饺子;陕西人四大盘、八大碗;山东人各式海鲜,枣饽饽……不论何地,何种风俗,其实“年夜饭”早已超出了“吃”的范畴,它所蕴含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它温暖在一家人的问候和温情中,既有留恋旧岁之情,也有对新年怀有希望之意。
随着时代的变化,“年夜饭”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在发生着变化,那么作为青年一代,对这种变化又有何种感受,他们眼中的年味又是怎样的呢?不妨看看这几位“90后”如何看待。
梁筱妍:有家人在,才是过年
今年大四的梁筱妍,从考研结束就一直期待着结果,内心的激动和惶恐在临近春节时变得尤为明显。一方面是担心考试结果没达到预期,另一方面是期待着春节到来,又可以看到久违的亲朋好友。说起“年夜饭”的转变,她说:“记得小时候过年,大家都是提前采购,一起忙着准备‘年夜饭’,但现在很多时候都是在饭店解决的。”
对于梁筱妍来说,过年的期待感也发生了转变,“记得小时候盼望过年多是希望吃些美味佳肴,但现在是盼望家人团圆。因为同辈的哥哥姐姐们都已成家立业,居住地变得越来越分散,对于我来说现在过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大家都在一起。有家人在,才是过年。”
邹丹:“年夜饭”的味道变淡了
93年的邹丹,老家在湖南湘西,现在在长沙的一家银行里任职,“年夜饭”在她看来已经随着年龄的增长失去了童年时的那份期待和憧憬。她说:“以前过年一家人会包饺子,放硬币,会为了一顿‘年夜饭’大清早的起来忙碌。但现在有时候为了避免麻烦,大家都喜欢去餐厅吃,也不会一起包饺子啦,因为有速冻的。以前连买一大瓶可乐都会很兴奋,但现在这种乐趣却似乎已不再。”
“现在很多亲朋好友都在外地工作,因为工作繁忙过年也不一定能回来,过年团圆慢慢成了奢望。”邹丹感慨地说,“打个电话代替串门拜年,年夜饭从家里改到饭店,少了全家人动手做饭的热闹,常年的丰衣足食变得对穿新衣、吃‘年夜饭’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强烈渴望,过年的一切似乎变得没有了吸引力,唯有一年比一年少的鞭炮声,还在维持着传统的年味。”
邓叶琼:体会“年夜饭”的仪式感
“90后”的邓叶琼家乡在湖北恩施,已经毕业3年的她,成为了重庆的一名基层公务员,虽然与家相隔甚远,但每年她都会在年前照常回到老家湖北恩施,忙着为春节置办年货。
邓叶琼说:“我从腊月二十八开始忙,办年货,买家人爱吃的食材……有的早早寄回来了,有的要跑好多处小作坊,一样一样的置办。在我们当地吃‘年夜饭’前要先祭祖,一双筷子放碗上,杯子里的酒倒地上,焚香烧纸,这些习俗我们家还一直保留着。”
“开饭前还有一件事就是互送红包,送祝福,今年妹妹高考,都祝她高考大捷,到我,就变相催婚。”邓叶琼打趣着说,“2016年开始,我从接红包的人变成了送红包的人。”
人们总说年味越来越淡,但邓叶琼却有自己的理解,她认为只有参与其中,才能体会到过年的仪式感,从置办年货的每一项内容,到大扫除擦亮的每一件器物,到“年夜饭”制作的每一样菜品……都包含着满满的年味。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年夜饭”的变化便可体现出来。但不管如何变化,这顿饭所蕴含的乡愁、亲情、传统、团圆等寓意却丝毫未变。
来源:中国网
编辑:周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