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同年代的“年味儿”都有着深深时代的烙印。
我们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对互联网上跟“春节”“过年”相关的报道、留言、评论等信息进行抓取,发现在近一个月里,出现频次最高的五个词语的排行是这样的,“发红包”“网购年货”排了进来,说明互联网对过年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十年前还排名靠前的“放鞭炮”“拜年”,到如今的关注度明显降低。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年的味道”也一直在悄然改变。
在上世纪50年代的春节,逛庙会、舞龙舞狮、踩高跷,到处可见这些传统的庆祝活动。不过,那时的人均存款才1块多,因此即便是过年,能吃上花生、瓜子都算奢侈。当时全国一年生产的所有布,都不够给每人做一套衣服,所以谁家孩子过年有新衣服穿,也会让人羡慕。
到了60、70年代,人民公社兴起,那时候提倡“劳动最光荣”,很多地方提出“三十不停战、初一接着干”的口号,就连年夜饭大多都是集体吃;春联和年画的常见内容是“促生产”“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不过毕竟经济发展了,看电影、拍全家福开始成为过年的一种时尚。
改革开放是八十年代的主旋律,凭票采购取消了,大家终于可以根据喜好来采购年货,饮料也开始出现在大众餐桌上。虽然一台400元左右的黑白电视机,相当于那时一个工人一年的工资,但家电开始进入了普通家庭,从1983年开始,央视春晚成为除夕晚上的一道硬菜。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回家过年也让“春运”的概念诞生,时速40公里的绿皮火车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九十年代的春节,“精神享受”提上日程。“团圆饭”开始去饭店吃,大家放的烟花爆竹也越来越响亮。挂历、明信片、贺卡成了春节期间馈赠亲友的礼物。不少人开始在春节外出旅游了,黄金周的概念慢慢出现。随着电话的逐渐普及,电话拜年成为时尚。
步入21世纪,大鱼大肉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大家过年追求的是多元化的休闲,到了近些年,互联网和手机开始在春节扮演重要角色,以前只有晚辈才能收到红包,但现在的红包,不论年龄都可以来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远离大吃大喝,鞭炮放的也少了,更多地提倡过“健康”年。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