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日,是人民币“入篮”两周年。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与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一起跻身全球储备货币之列,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第三大权重货币。
经过两年的发展,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金融的稳定剂。
两年前,身着中式唐装的拉加德宣布人民币正式“入篮”的一幕,被定格为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的辉煌一刻。
从那一刻起,特别提款权这个篮子第一次出现了发展中国家的身影,从此不再是“发达国家俱乐部”。
人民币“入篮”增强世界金融稳定
人民币“入篮”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一张成绩单,它的背后是中国对全球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当前经济实力的认可,更是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发生的历史性变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主任 李昌镛:事实上人民币“入篮”反映出中国经济更融入国际经济的现实。在过去的十年,中国经济,特别是贸易金融市场等发展迅猛,因此人民币逐渐兴起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之一,人民币“入篮”反映的是一个迟来的现实。
经过两年的发展,目前,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60个,这也给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多作用创造了机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主任 李昌镛: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比重增加以及中国自身经济体量增加,人民币的使用会增加更多的国家,会愿意持有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
人民币“入篮”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发展贡献力量的意愿体现。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新的国际治理体系的构建之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这些举措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赞誉和支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 拉加德:现在人民币的地位已经被视为和其他的主要国际货币一样,未来人民币肯定会进一步发展。发展的过程也许会有起伏,但是这是非常正常的。我认为未来更多的交易和外汇储备将可能用人民币计价。
人民币“入篮”助力离岸市场发展
两年来,人民币“入篮”促进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并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了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
伦敦金融城和中国人民银行欧洲代表处9月26日联合发布的首份《伦敦人民币业务季报》显示,伦敦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日均交易额近七百亿英镑(今年2季度是692亿英镑,约合6256亿元人民币);同时,伦敦也已成为仅次于香港的世界第二大人民币离岸清算中心,日均清算量超过四百亿元人民币;英国还是除香港以外使用人民币支付最多的经济体。
坚持改革开放 人民币资产获信任
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进展,不仅体现在人民币的支付货币功能不断增强,还体现在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功能的日益显现。
央视记者 陈明磊:我现在所在的这间办公室就是伦敦金融城里外汇交易最活跃的交易室之一,这里主要负责欧洲时段的交易,以及北美和亚太地区交易的无缝链接。在过去的两年中,仅仅在这一个交易室里面,人民币相关产品的交易就实现了翻倍的增长。可以说这里的每一个交易员,都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见证者。中国银行伦敦交易中心债券销售人员 阿钦蒂亚?瓦尔玛:目前全球已有超过60个央行,持有人民币资产并进行投资。这个数字在未来还将继续增加,中国债券市场总规模为全球第三,并有望很快会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因此境外投资者的投资在未来具有增长潜力。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表达了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进一步加快了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外资对中国金融业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对包括债券在内的人民币资产越来越信任、越来越有信心。
英国伦敦金融城亚洲事务大使 马雪莉:人民币已经走过了十分漫长的道路,我们会在伦敦看到全球对它的兴趣,就清算和交易量而言,在亚洲以外地区,伦敦占据了人民币交易的头号位置。大多数央行都会通过伦敦进行一些交易。所以我认为,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即使在货币汇率波动期间也是如此。
你发现这些变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