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上午10点多,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下,86岁高龄的马旭到军区大院晨练结束,坐在老伴自行车后座上一起回家。
推开锈蚀的铁门,偌大的院落只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没人能想到,正是这对耄耋之年的“贫寒”夫妇,刚刚捐出千万积蓄资助家乡。更没人能想到,这位看起来瘦瘦小小的老太太,是中国第一位女空降兵,有着戎马一生的传奇经历。
今年9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收到了300万元的巨额捐助,还有700万预计明年到账,用于教育、公益事业建设。据了解,这是该县有史以来接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助。
而这些巨额捐款,来自今年年逾八旬的中国第一代女空降兵马旭。
“
捐款数额巨大,银行担心老人受骗报警
”
2017年9月,黄继光生前部队在武汉举行纪念黄继光牺牲65周年的活动,马旭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在这场活动中,马旭见到了多年不见的部队教练员金长福,跟他说起想把毕生积蓄1000万捐献给家乡木兰县的想法,并委托其帮忙联系家乡的政府。
据报道,今年5月,木兰县教育局第一次跟马旭通电话,了解到老人目前有两个心愿,一是将毕生积蓄1000万捐给家乡,二是希望去世后骨灰可以送回家乡,与父母放在一起。
9月12日,在木兰县教育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金长福前往武汉。次日,木兰县政府接受了马旭老人的第一笔捐款300万元。
金长福对记者称,当时在工商银行转账时,由于老人年事已高,转账金额太大,银行工作人员还以为他们是骗子,担心老人受骗报了警。“派出所民警都到现场,给我们和老人的单位都打了电话,核实了我们的身份才让转账。”
“
她是中国第一代女空降兵,被称为军中“居里夫人”
”
据公开资料,马旭1932年出生于木兰县的一个中医世家,爷爷是清朝的御医。她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和战斗英雄黄继光同一个师。
抗美援朝期间,她被授予抗美援朝纪念章、保卫和平纪念章和朝鲜政府三等功勋章,并还结识了她的伴侣、同为军医的颜学庸。 从14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马旭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多次立功授勋。1954年抗美援朝结束后,马旭作为优秀卫生员,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深造,接着以优异的成绩分配到武汉军区总医院。然而,在这里工作不到三年,她便主动要求调到前线野战部队医院。
1961年,原本作为军医的马旭,迎来了她的人生转折。当年,中央军委命令,由参加过上甘岭战役、出过黄继光的英雄部队某军为主体,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马旭作为军医担任跳伞训练的卫勤保障。当时刚刚结婚的马旭,主动申请成为一名伞兵,然而,请求起初并没通过。
她曾自述,“我身高只有1米53,体重不到75斤,达不到伞兵标准。师长张治银考虑到我新婚不久,没批准。我自己也知道,整个部队1万多人,还没有女兵跳伞的先例。但是我并没有因此气馁,没能参加跳伞训练,我就在一旁偷偷学习。晚上等伞兵们训练完了,我就偷偷跑到训练场,趁着月光练习。”
一段时间后,她咬破手指写了一封血书:“身在空降师,如果不跳伞,怎么能叫伞兵?我恳求组织批准,并保证成为合格的伞兵!”张治银说:“如果你跳得比部队战士好,就让你上,比部队战士差,就别再提!”她随后跳上平台,连跳三下,最终部队同意她的请求。
1962年秋,马旭第一次正式登机跳伞,此后20多年间,她跳伞140多次,直到1984年,年过半百的马旭还跳伞两次,此后部队从安全角度考虑,不再批准她上天。创造了三项中国之最——第一个跳伞女兵、跳伞次数最多女兵、实施空降年龄最大女兵。
担任伞兵期间,马旭还发挥了自己军医的专业特长,与丈夫发明了科研成果。
“空降兵和跳伞表演是两个概念。”马旭介绍,跳伞表演注重观赏性,用的多是异形伞,可以在空中多逗留一会儿,最后平地降落。而空降兵出于作战的目的跳伞,降落速度越快越好,不然很容易被敌人的子弹击中,降落的环境可能是平地,也可能是山地或稻田甚至水域。这些特征决定了,空降有着极高的风险。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空降兵以来,就出现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士兵跳伞着陆的一瞬间,在强大的冲击力下,很容易出现腰部或踝部骨折。为此,马旭、颜学用夫妇想过很多方法,都在实际应用中被一一否决。后来,夫妇俩看战士们踢球受到启发,设计制作了双层橡胶的护踝,中间充气加压达到缓冲效果。这项充气护踝的发明,1983年刊登在《解放军报》头版头条,1989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此后,马旭夫妇又经过多次高原跳伞训练和水上跳伞训练,研制出“单兵高原供氧背心”,并于1996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从1983年开始,马旭夫妇工作的重心转向科研工作,着手将多年的医务工作结合跳伞经验总结出来。夫妇俩在军内外报刊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并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
80岁重返课堂学习,捐出1千万却家徒四壁
”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八旬高龄的马旭,又重返课堂进行学习。
2008年,马旭找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希望报考在职研究生。之后,学校破格给马旭办理了研究生课程班入学手续。
此后4年多,她坚持到校上课、学习,并参加了两次“考研”。2012年4月,复习考研的她接受采访时说,“已经连续考2次了,2009年那次只差10分。”她自称主要是日语太难学,一个单词往往要背好长时间,还记不住。
“
离休以后,生活极其简朴
”
离休以后,马旭和老伴一直居住在武汉黄陂区木兰山下军区大院旁,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走进老人的家,两间屋子除了堆得满满的书,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一对沙发早已磨得不像样子,卧室里摆放的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硬板床。
10月1日,老人的早餐是蒸土豆,搭配一盒牛奶,中午煮了一小锅元宵。马奶奶告诉记者,这是老两口生活的常态,她和老伴都不太会做饭,对吃食也不讲究,家里准备了很多半成品的食物,吃的时候简单加热就可以了。
尽管生活极其简朴,但墙面随处可见的外语单词、罐头瓶里自酿的葡萄酒、院子里挂满果实的柿子树,无不炫耀着居室主人内心的富足。每天早上,两位老人简单吃过早饭,便习惯性地穿着作训服,骑自行车到附近军区大院里锻炼,内容包括打军体拳、散步和骑车,这样的锻炼每天都要持续两个小时。锻炼回来后,老两口就一起坐在屋子里看报纸杂志,享受安静的阅读时光。每个周末,他们还要乘公交车到老年大学,学习舞蹈和书法等课程。
“
千万积蓄,捐助家乡建设
”
1962年,马旭和颜学用结婚后,考虑到马旭身材又瘦又小,生育有一定风险,同时也为了支持妻子的蓝天梦想,颜学用主动决定不要孩子。对于这一选择,颜学用至今表示,不后悔,因为“这一生已经很充实了”。
然而,随着年纪一天天变大,无儿无女的马旭越发思念家乡。她希望把自己的毕生积蓄用于教育、文化等公益事业,这一想法也得到了老伴颜学用的支持,但是离家几十年,东北老家早已没有什么亲人,苦于没有人帮助她完成这个心愿。
9月13日,木兰县教育局局长季德三和同事代表木兰县政府,接受了马旭老人的第一笔捐款300万元。明年年初,老人还有另一笔500万元的理财产品到期,计划明年4月捐出。同时,老人在邮政储蓄银行还有200万的活期存款也将捐出。
关于千万积蓄的由来,马奶奶透露,多年前她和老伴在武汉金银湖买了一套商品房,原本打算开一个卫生所,后来因为不习惯市区喧闹的生活作罢。这套房子一直没有住,后来卖了400万元。此外,老两口生活极其简朴,离退休工资除了日常买菜,几乎都尽数攒了起来。
“国家提倡精准扶贫战略,希望可以抛砖引玉,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马旭老人希望,能将毕生积蓄用于教育、文化等公益事业,“只有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家乡的发展才会更充满希望。”
“和我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相比,我能活着就是无比的幸福。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为祖国作贡献是无限的,只要生命不息,就得奋斗不止。 ”
不少网友表示:说不出的感动。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