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9月4日报道,国家统计局9月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接近19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4个百分点。这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我国通过深化改革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行动,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七成,其减贫行动永垂光辉史册。
我们注意到,实行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减贫已从重救济管贫转向了重扶贫脱贫高质量发展阶段。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科学决策,也已显见成效。不仅实现了大面积减贫,还实现了大面积减贫致富。这就是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持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7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水平是2012年的1.6倍,年均实际增长10.4%,比全国农村平均增速快2.5个百分点。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69.8%,比2012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
一边是大幅度减贫,一边是大幅度增收,我国减贫行动可谓是双轮驱动,既快又好。何以这样?答案是很清楚的。主要是有党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高度体现,有具体政策措施的根本保证,有实际行动久久为功的强力支撑。而近些年,“小康路上一个人都不能掉队”的责任担当精神落地,组织领导能力与攻坚克难作风的不断彰显,使减贫精准化、深度化、全面化得以持续发展,干得实,落得实,招招见效,服务到位,监管到位,每一个环节都抓得很紧。这已成关键之举、成功之举。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成效之好,贫困村、贫困家庭从中获益匪浅,可谓前所未有。
比如:举全国之力展开脱贫攻坚战,层层明确责任目标,以绣花功夫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严防严控严查严处口号扶贫、形式减贫等弄虚作假行为,压实夯实减贫行动基础与效果,增强贫困村、贫困家庭的获得感,从上到下都行动起来了。党中央关于减贫的各项决策部署,连年得到较好落实,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特别是很多贫困村、贫困乡、贫困县在中央和地方的严格严密审核中实现了全口径摘帽,以往的贫困局面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累累硕果所逐步取代,“贫困”二字从此成为过去,向往美好生活同样高奏进行曲。真减贫,实致富,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防返贫,都是硬功夫。
我们知道,大力消除贫困,不断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责任与艰巨性的使命。而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4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则是世界上的奇迹。如此之多的贫困人口脱贫,从其数量上看,可谓巨大,比目前美国(3.24亿)、印度尼西亚(2.6亿)、巴西(2.09亿)三国现有人口的总和还要多。我国减贫行动充分证明,只要坚持实事求是,善于弘扬科学精神,勇于创新扶贫举措,持续走正走对路子,舍得扑下身子实抓实干,切实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减贫再复杂再难再有压力,就能负起责任,落实使命。
如果从国际上看,我们可能更有感触。据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在全球减贫行动方面,名副其实地起到了“火车头”的牵拉与推动作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这样评价中国的减贫成就:“我们不应忘记,过去10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统筹兼顾、步调一致是中国减贫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署长海伦·克拉克也曾说:“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也是绝无仅有!”“中国式减贫”,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成为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
强化执政党权威、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战略,实行开发式扶贫方针、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模式,动员全国力量扶贫济困,将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任务和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完全融入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响脱贫攻坚战,等等,所有这些中国式减贫行动、经验与成果,都收到了照人心亮全球的显著效应。(中国吉林网特约专家评论员薛宝生)
来源: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