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在工作。 (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供图)
第五次综合交通大调查目前还处在数据整理和分析等环节,但在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副所长朱洪的笔记本上,已密密麻麻记录了很多心得体会。回头这些心得将变成一条条改进意见,应用于今后类似的调查活动。
“其实,做交通调查和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实验一样,想一步到位很难,但只要反复总结再改进,就总有‘登天’的时候。”朱洪说。
借助电子地图实现精确定位
问:第五次综合交通大调查进展如何?
答:目前进展比较顺利,也符合之前制定的时间表。9月中下旬已经完成了入户调查和轨交站点调查等环节,调查数据已基本汇总完毕,国庆过后将进入数据分析环节。根据时间表,今年底将形成初步调查结果,但最终调查结果将于明年上半年发布。
问:本次大调查使用了一些新的技术手段,整体效果如何?
答:整体而言,使用包括手持终端、电子问卷等在内的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调查的效率和准确率。举个例子,2009年进行第四次大调查时,居民填写的出行起点和目的地里,有约20%在地址库里找不到。这次我们借助多种电子地图完善了地址库,今年7.5万户居民中只有5000条出行记录在地址库里找不到。
问:引入这些新技术手段后,有没有发生一些“小意外”呢?
答:在具体使用中,也发生了一些事先没想到的小问题。比如,部分调查员岁数较大,经过培训后还是不太会用手持终端,入户调查时仍然使用纸质问卷。不过,这些调查员普遍经验丰富,擅长和居民沟通。所以今后要想办法简化手持终端的操作,或借鉴“老少配”的做法,让经验丰富的调查员和终端操作熟练的调查员搭档,互相取长补短。
公交优先应该是“效率优先”
问:在前不久的一次公开演讲中,你提出一个惊人的观点,说“推广公共交通未必就节能环保”,能解释一下这个观点吗?
答:道理很简单,大家通常认为坐地铁是环保的,开私家车是不环保的,但如果一辆地铁列车上乘客数量很少的话,地铁的单位能耗也很惊人。
引用一组数据支持我的观点:2005年上海地铁的“万人公里平均碳排放强度”为0.44吨,但到2012年却上升至0.57吨。为何地铁网络越健全,单位排放量反而越大呢?原因之一就是,上海地铁网络近年来虽然得到了大规模的建设,但部分“市通郊”线路客流有限,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从这个角度来说,“公交优先”的真正含义不是“建设优先”,而应该是“效率优先”,上海要建设有“黏性”的“绿色公交”体系。
问:如何才能提高公交体系的“黏性”呢?
答: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尽快提升郊区新城的功能、促进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说白了就是要设法减少市民的长距离出行,同时尽量平衡“潮汐客流”。但这样的改变牵涉面很广,执行起来需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调整。
至于现有公交体系,对地铁和公交车来说,要通过线网优化吸引更多乘客。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光看乘坐地铁和公交车的乘客数量的变化,更要设法分析新增的乘客来自哪里?是地铁吸引了部分私家车主放弃自驾,还是吸引部分步行或骑车的“慢行族”放弃慢行?事实上,交通规划中应对短途慢行交通加以保护,将其作为公交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家车主才是未来公交体系应该重点吸引的群体。
电动自行车应尽早“管起来”
问:你从事交通研究工作近20年,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其中最自豪和最遗憾的事情分别是什么呢?
答:最自豪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时候,我们团队准确预测出了极端大客流的出现时间,提前预警,帮助世博会安全度过这次大客流考验;还有一件事是“朱洪交通政策研究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后,我从“单打独斗”变成了“抱团作战”,而且单位里一群年轻同事经常聚在工作室里进行学术交流,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目前工作室已经获得了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等集体荣誉,部分骨干成员也获得了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诸多荣誉。
也有一件比较遗憾的事情。2000年参与编制首轮上海交通白皮书的时候,在如何对待电动自行车这个问题上,当时存在较大分歧。因为当时没有意识到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所以白皮书里也没有提出明确意见,直到2012版白皮书中才写明要“引导其合理使用”。
虽然只是几个字的疏漏,但这导致了相关政策的缺失,并间接导致此后一段时间内电动自行车在上海的无序发展,给交通秩序带来了不小影响。当时如果对“公交优先”的理解更深刻一些,也许就不会放任这个问题存在了。
文汇报记者 叶松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