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播出的都市爱情剧中,《我的秘密室友》凭借新颖奇幻的故事线和爱情设定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好评。制片人于金伟认为,作品突出重围的核心要素就是将故事讲好、把剧本写好。想要在众多影视作品中脱颖而出,不仅要将爱情、奇幻等要素做到有机的叠加和创新,让观众能够通过追剧获得审美的享受,同时剧集的内容还要有正向的价值导向引领,故事的结局能够给予观众希望。文汇报记者专访《我的秘密室友》制片人于金伟,听她聊聊幕后创作的“一二三”。
制片人于金伟
文汇报:您入行已经快三十年了,经历了国产剧的变迁过程。在新剧频繁上线的大环境里,您觉得《我的秘密室友》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于金伟:我已经入行三十年了,现在还在坚持做电视剧。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很高产的制片人,我的上一部剧《真爱的谎言之破冰者》是在2017年杀青的,到了《我的秘密室友》这部剧,相隔了四年的时间。这取决于我的做事方式,为了保证品质,我所做的每一个项目,从前期的剧本创作到筹备、拍摄、后期制作阶段,我都是从头盯到尾的。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我们会先定一个创作方向,然后打磨剧本、做好剧本,只有做好剧本,才能请到合适的导演等主创团队。我认为做好项目的核心就是真诚与专注,一定要做成一个我认为可以交作业的项目、一个拿得出手的项目。这要求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要确保做到是个加分的创作。
创作剧本本身就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推倒重来十分常见。我觉得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团队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的热爱与坚持。有些故事你认为很精彩,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重要的是把一个项目真的做到观众和业内人士认可,我们是有这样的自信和能力的。曾经我和一位美国的电影制片人交流,他说好剧本、好导演、好演员、好制作是能够拍出很好的电影,但是一个项目能否成为爆款,最重要的要素是lucky。所以我们做每个项目都是先做一个好剧本,请合适的导演、合适的演员,全情投入到制作中去。至于播出时能不能成为爆款要交给运气。我们只能保证每个作品都是我们非常真诚、用心地制作出来的。
在《我的秘密室友》开机之时,我说我们就像一场接力赛,接力棒就交到导演和全体的创作人员手中了。剧组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很重要,每个人在自己的那一棒都要全力以赴,尽可能地不留遗憾。
文汇报:有网友说《我的秘密室友》一定不会是bad ending,因为这部剧的播出平台是爱奇艺恋恋剧场,所以结局会很圆满;但是如果在爱奇艺迷雾剧场播出,观众可能就会认真推敲了。也就是说观众们会带着一种预判去追剧,播出平台和剧场的不同会影响观众对于爱情线和逻辑的要求,您如何看待观众的预判?
于金伟:这种现象很正常,这就是观众的期待。我认为现在的观众越来越懂了,这个想法特别正确,《我的秘密室友》就是一个恋恋剧场的剧目。我们在创作之初在和爱奇艺沟通的时候,就明确了想要做奇幻爱情故事,剧的类型还是要归于“爱情”这一类里。我个人理解,一部暖色调的爱情故事,如果用bad ending来结尾可能会让观众心里不舒服。至少,我个人不喜欢我们这个剧,用bad ending。
观众全程伴随着角色哭哭笑笑,经历生死,结局如果和观众的预期大相径庭,就叫做晃点观众。因为任何人看一部剧,都会有一种心理期待,会抱有一种美好的幻想,为什么非要浇观众一盆冷水?我认为一个故事的结尾哪怕不得不是悲剧色彩,也应该是给人以希望、抚慰人心的,要有向上的力量,让观众从故事里走出来时,还是会被温暖到。
我希望观众们通过看剧能获得一种审美的享受,剧集同样也要带有价值导向的引领,而做这样的艺术展现时最好还是不要简单的口号,要通过剧情和人物给予观众希望,这是我们想表达的。
文汇报:我有注意到片头字幕里有李晓明老师的名字,他是一位鼎鼎大名的编剧,做过《渴望》、《过把瘾》等经典电视剧。李老师为《我的秘密室友》带来了什么内容?
于金伟:编剧老师们在开会时就告诉李老师:“我们上大学时就经常学习您的剧本。”李老师是一位特别高产、作品优质、著名且低调的编剧老师,他是我非常钦佩的老师,其实我们合作过很多项目。《我的秘密室友》刚完成第一稿的时候,我们觉得不够完美,遇到了一些创作瓶颈,李老师就扮演了我们的“剧本医生”这样的角色,或者称为剧本顾问,他对我们来说就是灯塔般的人物。在我们遇到瓶颈时与他交流,就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症结所在,并且提出对症下药的解决方案。
比如这部剧的男女主因为时空融合一天二十四小时中只有46分钟可以在一起,这导致剧本创作时需要更多地思考:两个人的人物命运和爱情如果关联不那么紧密的时候,观众就会觉得散,这就会影响整部剧的节奏。我们产生这个困扰后就向李老师请教,李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方向,他告诉我们要着重思考在融合的46分钟里,这对情侣会有怎样的经历?于是我们就调整了剧本的故事结构,开始紧紧围绕时空融合这条线来写故事、写人物。我们找到了方向之后,剧本创作工作就进展得特别顺利。
文汇报:《我的秘密室友》本身是有奇幻的设定,要让观众产生一种共情的代入感这方面,您做了哪些落地的细节,能够让观众体会到、代入到男女主人公的故事中去。
于金伟:这方面是挺难的,当时想这个设定的时候,就觉得又得有趣,又得跟大家的生活有一定的相关性,男女主本身比较年轻,同时职业也要跟我们日常生活近一点,大家都可以讨论一二,了解一二。还有一个就是事件的话题,我们希望既有传播性又能容易共情,有二次传播的基础。如果说的是太专业、太高深的内容,观众参与进来就很难,所以我们全都采用了产权、拆迁、维权、职场骚扰,以及网络、舆论、饭圈等跟我们当下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比如女主被不理智粉丝网暴后所表达的态度等,我们希望可以部分表达我们的一种想法和观点,这种价值观的表达。因为事件足够贴近生活,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触摸得到。
文汇报:我们自始至终是否就认定结局一定是好的?
于金伟:一开始并没有直接认定一个什么样的结局,而是希望随着故事逻辑的发展,得到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我们确实想给观众呈现一个温暖的结局,目前的结局也是顺着我们故事的逻辑,唯一合理的、且是感人的HBE结尾。
文汇报:有些剧方会在结局的设计上拍摄三个版本,根据观众的预期选择其一作为最终结局,还会以花絮的形式露出另外两个版本的结局,给观众更多遐想空间。您在这部剧的设计上,有没有想过开放式结局?
于金伟:没有,我们团队一致认为:符合剧情发展,剧情逻辑和人物情感逻辑的唯一合理结局就是这样,现在呈现的就是我们认为最合理的结尾了。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