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在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声音表演艺术家刘广宁的朗诵中,“译声情怀·译者心”主题活动28日下午在银星光影沙龙举行,来自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演员们齐聚一堂,忆辉煌,更话未来。
1957年4月,上海电影译制厂诞生,涌现出陈叙一、毕克、邱岳峰、李梓等一批泰斗级大师,缔造了中国译制片的黄金年代。一个个富有生命的声音作品深深镌刻在大银幕上,成为了银幕之外的璀璨星光。
“我第一次接触译制片是在1970年,距离今天已经49年了,”为《魂断蓝桥》 《叶塞尼娅》《美人计》《生死恋》《安娜·卡列尼娜》等大量译制片“发声”的著名配音演员乔榛在现场谈及他的心路历程:“虽然我为上千个角色配过音,但每个角色都是新的人生,需要全身心融入,探索他们的个性世界和内心色彩。译制事业不光是文化沟通的桥梁,也是配音演员的天职,我们有责任让观众领略中华语言艺术的美丽。”
声音艺术何去何从?配音演员、导演曹雷近年来活跃于诗朗诵音乐会,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给出了答案,”从前配音演员可以演广播剧、音乐广播剧,如今有了更多可能,配音演员的一方空间有时甚至比舞台更为宽阔。”
上译厂的故事“声声”不息讲述了62载,青年演员和译者也有颇多感触。《冰雪奇缘》《蜘蛛侠:平行宇宙》《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在如今不少高人气作品中,也常常能听见上译厂的年轻声音,看见来自上译厂的文字。
“动漫游戏广告,除了影视剧外我们现在在很多领域能够有所发挥,”上译厂青年配音演员周帅说道:“我们的声音愈发多面,我们自身也越来越多地注重与观众的互动。”“来到上译厂仿佛进入了翻译的天堂,”年轻译者夏恬表示:“配音翻译不只是文字的转换,更是二度创作。虽然如今作品题材和形式比过去丰富了许多,但前辈尊重艺术的赤子之心、奈得出寂寞的初心,传承配音艺术的匠心都是我们年轻人需要坚持的。”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厂长张拯看来优雅的声音是上译厂的宝贵财富,而大师们为艺术不断创新的精神则是上译厂走向广阔未来的源源动力。“听觉让人更有想象力,想象力的空间则是优秀的译制演员提供的,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认为:“只要牢牢地站在声音的力量上,这股力量就足够影响更多人。”
此外,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为上译厂书写并赠送了新厂匾,张拯也正式对外公布了上海电影译制厂的新商标(上译)。
作者:王筱丽
图片:主办方供图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