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竖版海报,点击上图观看先导视频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开播启动仪式今天下午在北京举行。第三季将于春节期间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播出,由刘鸿彦担任总导演。据悉,纪录片将继续讲述人与美食背后的温情故事,在食物之美中展现中国文化的自信。与前两季稍有不同的是,第三季将在全球视野下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与文化的流变,对人与食物的关系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
从2012年推出第一季开始,“舌尖”系列俨然成了中国原创纪录片界的超级大IP。有人说这是一部“口水与泪水齐飞”的纪录片,在其再次登场之前,不妨让我们先“热热身”,唠一唠,“舌尖”系列凭啥让人念念不忘?
▎在中国美食中吃出“文化认同”品出“生活哲学”
曾有一种调侃的说法,说中国传统节日都可以找到相应的食物。十五的元宵、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十几样一年吃到头。吃是所有人最熟悉不过的话题,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却把吃这样看似最简单不过的事情,剥茧抽丝般进行了一番解剖,展现了中国饮食中“精神认同”的一面。
在一个个与食物相关的故事里,往往蕴藏着巨大的文化信息量。第一季中,72岁的居长龙从海外回到祖国,他特地跑到扬州早茶馆子尝了尝久违的烫干丝。烫干丝看似平常,却因为对厨师的技艺有严苛的要求,成为淮扬的看家菜。其实居长龙自己就是世界级的大厨。或许切干丝、切豆腐正是他厨艺的起步。他在镜头前切了豆腐丝,只见他屏气凝神,依左手食指后退速度,右手握刀顺势起伏,先切片,再切丝,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细如毛发的豆腐丝,最后在放入清水的一瞬间散开。纪录片将豆腐丝润开在水中的效果,形容成“一幅水墨画”。手、眼、刀的配合要求极高,相比菜的口感或者价值,干丝和豆腐丝更是对厨师内心的考验。而用刀的方法,也让人看到了东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西餐的厨师每个动作都有相应的刀具,成套的刀具也是当代人的厨房必备,甚至成为送礼佳品。而传统的中餐的厨师却能用手中的一把刀,变幻出无数种刀法。
▲ 精美的食物中,往往蕴藏着巨大的文化信息量美食
有人说《舌尖上的中国》最大的感动是“平凡的中国人”,当他们与食物相处时,便能处在一种十分美好的状态中。早年,总导演也曾说过,希望大家看完《舌尖》以后,能有更多的冲动,去与家人团聚,多一点时间和父母一起吃饭。到了第二季,人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可谓“泪水与口水齐飞”。为了给外出求学的弟弟准备入学礼物,哥哥爬上40多米高的大树采集蜂巢、蜂蜜;背着沉重的养蜂器材、在外追逐花期的养蜂人夫妇,通过一碗豆花找回家乡与爱情的滋味;留守的苗家女孩将家乡的鱼酱装入坛子,让父母带着家的滋味进城打工;为了让女儿尝鲜,父亲耗时多年习得绝技:用5米长的钓竿、6米长的鱼线,从10米开外的距离,钩捕仅5厘米长的跳跳鱼……食物背后的人与故事愈发清晰。
▲ 《舌尖上的中国》最大的感动是“平凡的中国人”
当然,这样的操作也引发过争议。有人因此评论说人与故事成了“主菜”,而美食却沦为“前菜”和“辅菜”。有食评人指出,《舌尖2》中人文关怀的含量更高了,但希望它还是《舌尖上的中国》,而不是《舌尖上的中国人》。也有人对这样的操作表示赞同,在支持者看来,“舌尖”想要表达的从来不是单纯的美食,而是所有中国人在食物背后感受到的情感共鸣。在这一点上,情怀与美食是可以得兼的。
▎自成一格的“舌尖体”是满分作文也“人情练达”
“舌尖体”的流行,是《舌尖上的中国》最成功的副产品之一。在不少观众看来,《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其文艺范十足的解说词功不可没。在《舌尖2》中,“嗑瓜子”被描绘成了“瓜子,无疑是太阳和向日葵的爱情结晶,唇齿与手指的默契配合,让这温暖热情的果仁瞬间迸出又随即粉碎,只留下质朴的香气和空虚的果壳。”而“晒鱼干”则被形容为“阳光以最明亮最透彻的方式,与鲜嫩的鱼肉交流,这是人与上天和大海的约定。”类似的化平凡为“高大上”的“金句”在《舌尖2》中比比皆是,观众在被惊艳的同时,也纷纷为解说词冠以“文案高手”、“高考满分作文例句”的美誉。
▲?浓浓的乡情和思念,才是“舌尖体”流行的原因
《舌尖上的中国》看多了,观众们也逐渐摸索出了解说词的“手势”,“舌尖体”便成为了广大网友业余时间抒发文学热情的重要途径。在搜索引擎中输入“舌尖体”,各色解说词式的“金句”便会跳出来,从豆浆、油条等平常食物,到洗碗、扫地等日常小事,再到高考、雾霾、飞机延误、炒股等等时事热点,都成为网友练习“舌尖体”的素材。
在众多的“舌尖体”创作中,目前最火的,是一段由大学生制作的名为《舌尖上的宿舍·泡面篇》的视频。“北京海淀,太平洋吹来暖湿的季风,学霸正在疯长,又到了大学生们最忙碌的季节——考试季。由早餐带来的大量碳水化合物,可以维持繁重的复习后身体所必需的蔗糖。”《舌尖上的宿舍·泡面篇》开头的解说词便是不折不扣的“舌尖体”。有意思的是,这段视频无论是解说词还是桥段、配乐都与正牌《舌尖上的中国》高度相似,被不少网友调侃“第三季应该找他们拍”。
▲《舌尖上的宿舍·泡面篇》凭借对“舌尖体”的模仿走红
无数“文学青年”正在效仿简单平实的纪录片对白,给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母校写饮食传记。当然,和纪录片一样,吃在其中不过是引子,浓浓的乡情和思念,才是“舌尖体”流行的原因。从腌咸鸭蛋、晒制海盐,到水磨年糕、腌腊火腿,“舌尖体”透过一道道家常菜、地方小吃,把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感和趣味,件件翻出轻轻点明。通过食物附加的信息,“舌尖体”勾起了观众心中的记忆:过年回家吃的第一口糖水蛋,儿时长辈偷偷塞进书包里的面饼,长辈面朝黄土在田间劳作的样子……无数和吃有关的细节,从舌尖抵达“心间”,比味道更熟悉的是从未改变的感情。
编辑制作:张祯希
*文汇报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