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写信的人已不多了,但在医院里,却依然能收到患者一笔一划手书的感谢信。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整理了多封感谢信,患者言语朴实,感情真挚,“千言万语道不尽我对您的感谢,从贵院医护身上,我真正认识到什么是仁医仁心……”
一张插图,“新生”与“心声”
清晨查房、读病理片,每天接诊患者超百人,在实验室里做研究,晚上和团队讨论课题……仁济医院消化科执行主任、感染科主任马雄每天的行程繁忙紧凑。从医28年,马雄收获了许多来自患者的锦旗、感谢信,其中一张“小黄人”的画像令他记忆犹新。
“我是一名肝内胆汁淤积的患者,在外院检查诊治月余也未确诊病因……”2018年,小李出现了肝功能异常,并伴有严重黄疸,眼球及身体皮肤明显发黄。当她辗转来到仁济医院找到马雄时,这位一脸沮丧的姑娘恳求说,“马主任,您一定要帮帮我 !”
经检查,小李被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是胆汁分泌功能障碍引发的黄疸,不排除有需要肝移植的可能,病情还是很严重的。”马雄回忆。
经诊断和免疫抑制治疗后,小李的病情显著改善。已恢复正常生活的小李写下一封特别的“插图版”感谢信:因皮肤发黄,她自比“小黄人”,并将马雄比作给与“小黄人”温暖和爱心的“Big Boss”(一部动画片的主角)。
成功救治的背后,是医生孜孜不倦地临床科研投入。近年,马雄在免疫性肝病研究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说,“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对于深入理解疾病,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做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看病。”
仁济医院是国内最早诊治免疫性肝病的医院之一,全国各地患者慕名而来。近30年来,上万名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得到马雄及其团队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其中重症患者上千人,缓解率达到90%以上。
一封信,一笔爱心捐款
退休教师孙老师的爱人王先生于2019年查出有肺结节。“先生有家族史,他的外公和弟弟都是因肺癌去世。尽管他饮食起居都非常注意,但依然难逃厄运……”拿到诊断报告的一瞬间,孙老师夫妇二人的心如坠冰窟。经病友介绍,两人得知仁济医院胸外科主任赵晓菁是胸科手术大家,慕名而来。
“从决定开刀,到当天住院,然后转入特需病房,手术、出院……一气呵成。过程之顺利,所用时间之短,就医费用之低,伤口愈合、身体恢复之快,完全出乎我们意料。”孙老师回忆。
随访观察近四年,王先生肺部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我先生患此病,是不幸的。但是遇见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您和您的团队,是他的幸运,也是我们全家的幸运。”孙老师动情写下一封感谢信。
2022年底,孙老师以丈夫名义向“慈菁基金会”捐赠了一笔1万元的善款。该基金正是由赵晓菁教授发起,基金的诞生也可以说是与患者之间的美好约定。熟悉赵晓菁教授的病友们都知道,“赵医生不收红包”,一定想表达谢意怎么办?捐给“慈菁基金会”吧。这个医生发起的基金聚拢善意,也传递善意,专用于为贫困地区人群提供肺癌早期筛查及治疗。
“一来表达我们全家对您(赵晓菁主任)及仁济医院胸外科团队的敬意,二来希望帮到更多有需要的人。”孙老师在感谢信中写道。
一封感谢信,承载着医患双方真挚的感情。每当收到患者来信,赵晓菁总会悉心收藏。“见信如见人,睹物思精进。”赵晓菁认为,外科医生更要做有价值的手术,让所有病患尽可能得到公平、及时、有效的诊疗。
他深耕肺、纵隔、气管等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近30年,在国内率先提倡低剂量CT筛查肺癌的理念,并逐步开展各类常规和复杂胸腔镜手术;2009年,在国内率先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肺叶切除和胸腺扩大切除术。他还带领团队摸索出一套肺癌早期筛查诊断的“金标准”,将肺癌治疗整体前移,极大提升了患者救治成功率。
不断精进技艺的同时,赵晓菁及团队创新推出“精准预约”挂号模式,患者先在网上提交详细病史资料,经细致甄别后,对确有需要者发放预约号,对其它患者给予相应问诊和建议。这种形式不但使病患获得更好的就医体验,更让专家号发挥最大效应。
一句抚慰,治愈折翼天使
乳腺癌患者,常被喻为“折翼天使”。来自厦门的小张就是其中之一,数年前,她罹患乳腺癌,独自来到上海,找到仁济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陆劲松教授。
“第一次在门诊见到您时,您看完我的病历资料后,也许是看出我的恐慌,微笑地对我说,积极乐观治疗,不要紧的。让我当时就觉得疾病没那么可怕。”
一句抚慰,一个微笑,让孤身一人在外地求医的小张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
经手术,陆劲松及其团队成功为小张切除了乳房肿瘤,并通过患者自体组织为其重建乳房。鼓足勇气正视自己的身体时,小张喜极而泣。“创口比我想象中要小很多,重建乳房后,我觉得自己不再是个残缺的女性。相反,我更加有信心融入社会,想尽快回到工作岗位……我要把曾经健康的那个‘我’找回来!”小张在这封感谢信中写道。
仁济医院乳腺外科每年要处理逾千例手术。陆劲松执刀的手术大多为乳腺癌晚期并且病情非常危重的病人。如何使乳腺癌患者在最小创伤下根治疾病,如何让她们在术后恢复自信、回归日常?“归根结底,是要做到将心比心。”陆劲松说。
“陆氏关怀”在病友圈里很有名,在病房,他总是会为患者营造轻松气氛;无论门诊结束时有多晚,他都会带着团队进行查房,认真看过每位患者;对即将手术的患者,他会在术前一天仔细检查手术切口标记;对术后患者,他会认真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还不忘提醒患者加强术后功能锻炼;对病情较复杂、情绪低落的患者,他会叮嘱他们注意饮食休息,并用幽默通俗的语言科普病人难以理解的专业知识。认真对待患者化作每一个日常,通过4-5年的随访,由陆劲松医生团队手术的病人,局部晚期复发率低于平均水平。
作者:唐闻佳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姜澎
图:受访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