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上、腿上出现一个个红色的“块”,瘙痒难耐,让人坐立不安。炎炎夏日,又到了昆虫活跃的季节,被蚊虫叮咬的经历相信每个人都有。如果你的“蚊子块”抹了各种药也不见效,有的挠破了皮,有的还化脓出水,这就要注意夏季高发皮肤病——虫咬性皮炎。
满身“块”别乱抓
入伏后,时有台风,气候既炎热又潮湿,各种昆虫也活跃起来。人被叮咬后,皮肤通常会出现皮肤反应:虫毒素直接作用会引起皮肤的局部炎症,如常见的蚊虫叮咬,通常叮咬在哪里,哪里就会出现一个“块”,这种症状就被称为虫咬性皮炎。
虫咬性皮炎最常表现为皮肤上出现一个个红色肿胀的“块”,多呈卵圆形,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块”的顶端常有一个小水疱或小瘀点,伴有剧烈的瘙痒。皮肤娇嫩的儿童以及过敏体质的成年人最容易因虫咬而发生虫咬性皮炎。
出现虫咬性皮炎,最令人难以忍受的就是痒,此时若不停搔抓,会感觉越抓越痒,于是便形成了瘙痒-搔抓-更加瘙痒的恶性循环。
在反复搔抓、热水烫洗等刺激下,瘙痒情况会加重。而过度搔抓极易抓破皮肤,对普通人而言,抓破的地方可能数周不愈,还会导致皮肤出现色素沉着,影响外貌。
对于两类人而言,抓破皮肤则尤为危险。一是婴幼儿,如因不停搔抓而导致皮肤局部破溃,可能并发脓疱疮(俗称黄水疮),即化脓性感染。由于夏季天气炎热,这种感染会迅速发展到全身,甚至危及婴儿生命。另一类则是糖尿病患者,一旦抓破皮肤,伤口不易愈合,更易并发细菌感染,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那么瘙痒难忍该怎么办呢?如皮疹不多,且未被抓破,可使用适量的风油精等止痒药物。但如果皮疹较多,或已被抓破,则不要自行使用任何剌激性药物,包括风油精、清凉油等。应及时前往医院,由医生使用内服和外用的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哪些虫子最伤人?
导致虫咬性皮炎的“凶手”,除了人人熟悉的蚊子以外,常见的昆虫还有螨虫、跳蚤、隐翅虫等。
■蚊子
有的人发现,在一群人里,蚊子总是特别“青睐”自己,于是就有关于“蚊子爱盯某种血型的人”“蚊子爱咬血甜的人”等多种说法。其实,这些说法都不科学。一个人是不是容易招引蚊子,和他的体温、体味、出汗、呼吸等情况,甚至衣服颜色都密切相关。
建议夏季勤洗澡,尽量减少身上的汗味,穿浅色衣服,也可使用驱蚊剂。要特别提醒的是,购买驱蚊剂一定要到正规商场或药店,并注意其所含成分,含避蚊胺的驱蚊剂禁用于2月龄以下婴儿,柠檬桉叶油禁用于3岁以下儿童。
另外,所有驱蚊产品建议喷洒或涂抹在所穿衣物上,尽量不要直接涂抹在皮肤上,尤其是幼童。
■螨虫
夏天使用的凉席可谓是螨虫的“安乐窝”,如果没有对凉席进行正确清洁,睡一晚上就会睡出满身“块”。如何祛除凉席里的螨虫?不少人通常采用热水擦一遍的方法。这种方式对祛螨的效果极其有限,正确的方法是先用开水烫洗,再放在阳光下暴晒,尽量不使用草席。
另外,换季时从橱柜里拿出的夏季衣物也不能掉以轻心,同样也应在穿着前先用热水洗涤,并在阳光下暴晒。
■跳蚤
小区里的流浪猫是跳蚤的宿主,往注携带大量跳蚤。每年5月至8月,是跳蚤繁殖的高峰期,因此建议老年人不要随意接触流浪猫狗,尤其不要让家中幼童接触。对家中宠物也不应过度亲密,即使没有跳蚤,宠物毛发也易导致螨虫滋生。
■隐翅虫
在城市公园、绿化带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昆虫叫隐翅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也可能在晚上飞入室内。
隐翅虫体内有强酸性毒素,人体皮肤一旦接触到隐翅虫毒素,皮肤会被腐蚀,继而引起皮肤红肿、刺痛、奇痒难忍、糜烂、水疱等皮炎症状。因此,如果发现身上有类似蚂蚁的小虫,不要随手拍打,用手轻轻掸去即可,以免因拍打导致隐翅虫破裂而使皮肤接触到毒素。
夜晚去公园或绿化多的地方散步,尽量不要在灯光下长时间停留,最好带把扇子,随时驱逐昆虫。一旦因拍打虫类,皮肤出现明显的糜烂和脓疱,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至于网上流传的“隐翅虫有剧毒,叮咬后会送命”等传言则无需相信。
小贴士
外出旅游如何防虫
夏季避暑旅游,如需进入草木繁密之处,建议尽量穿长袖长裤,避免皮肤过多暴露,更不要直接坐在草地上。
出游前,可前往药房配点炉甘石洗剂随身携带。炉甘石洗剂有消炎、杀菌、止痒的作用,且没有明显毒副作用,大人孩子都可以使用。老年人如在旅游途中被蚊子等昆虫叮咬,可及时涂抹炉甘石洗剂。
必须再次强调的是,野外昆虫种类更多,哪些有毒哪些无毒,普通人难以辨别。因此,对不熟悉的虫子千万不要徒手拍打、抓捏,更不要直接拍死在自己的皮肤上。
作者:黄欣(同济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