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独居老人在志愿者陪同下挂号、缴费、进入诊室问诊。②③没有陪诊任务时,志愿者们回归门诊区域服务患者。
网络上流传着一份“十级孤独目录”,其中位于最高级别的第十级,就是“一个人去医院看病、做手术”。
扪心自问:假如你老了,又是独居,看病这件事咋办?
4月11日,中午12点多,陈丽珍、郭美珍快速消灭掉午饭,就相约赶到社工部集合。她们有个共同的身份: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陪诊志愿者。
工作日程表显示,下午1点多,住在周边社区的87岁独居老人罗奶奶要来复诊。
陈丽珍、郭美珍决定吸取上一回陪老人看病的“教训”,给这位性格好强、患有帕金森病的老太太预约一把轮椅,减少就诊路上的风险。
眼看时间要到了,她俩一路快走,在市六医院西大门口,顺利地从居委工作人员手里“接过”罗奶奶。又一次陪诊服务开始了。
帮忙预约挂号、排队缴费、拿检查报告、陪入医生诊室问诊……在上海,一些大型三甲医院正与部分周边社区达成合作,试点陪诊志愿者服务,一些独居老人成了这一服务的首批“尝鲜者”。
独居老人为看病犯难,谁来搭把手?
“我几十年没来大医院看过病了,平时就到社区医院配配药。就是最近一趟去配药突然头晕,我一下子慌了。”第二次陪罗奶奶看病,郭美珍和陈丽珍发现,老人的话明显多了,和她们更熟络了。
罗奶奶这次是拍完核磁来医院神经内科复诊的。郭美珍、陈丽珍推着老人穿过医院小花园,经医技楼电梯直接上四楼,从空中连廊穿到门诊四楼,再经电梯上到五楼神经内科门诊区域。这是两人精心设计的最佳路线——快速穿行,一路还能推轮椅。
独居老人有优先照顾门诊。10分钟不到,罗奶奶就进入了神经内科陈静炯医生的诊室。陈静炯医生一边读片,一边安慰老人,“目前看没有器质上的大问题,血压也正常,应该就是这个岁数一过性的脑供血不足,要注意休息……”听了医生的话,罗奶奶安心下来。
罗奶奶敢于踏入这样人流繁忙的大型医院,还源于几天前的一通求助电话。
4月7日,田林街道居委接到罗奶奶打来的求助电话。老人患有帕金森多年,由于老伴已去世,两个子女一个在日本、一个在美国工作,老人突然头晕后,看病成了难事。
接到求助,居委第一时间联系附近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我们来安排。”当天,市六医院就派出陈丽珍、郭美珍“接应”居委护送来院的罗奶奶。
挂号、缴费,陪老人在就诊室里向医生讲述病情……陈丽珍、郭美珍陪伴罗奶奶完成所有问诊流程,走出诊室又把医嘱向罗奶奶重点提醒一番,就像两个女儿在叮嘱自己的母亲。
在志愿者陪伴下,罗奶奶先后来到五官科、神经内科两个科室,做了六项检查,全程不到两小时。最后,老人重新“交接”给在医院门口等候的居委工作人员。
智能设备多了,老人更怕看病了怎么办?
“面对疾病,独居老人要出门就医,常常因身体不便而感到无助,而当他们踏进医院后,一系列的就医流程、现代化的智慧医疗设备,都会使他们手足无措。”陈丽珍坦言,自己陪老人看过一次病,才真正体会到老年人的看病之难。
很大程度上,这是人的身体老化后带来的行动慢、反应慢。而如此之“慢”,又与当下大型医院的快节奏形成强烈反差。也正因此,不少老人会对看病这件事产生畏惧,能拖则拖。
近年来,为缓解人工窗口的压力、尽快疏散人流,一排排智能自助挂号、缴费、检查检验报告查阅机器设备摆进了医院的各楼层、各角落。按照郭美珍的观察,虽然医院信息化、智慧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在面对这些陌生的智能设备时,很多老人面露难色。“医院希望依靠智能设备提高运转效率,但无形间增加了老人的就医难。”
对一些老人而言,看病的另一难在于医院太大。在陈丽珍、郭美珍的陪同下,罗奶奶这次走的都是“最优路线”。这多亏了她们多年在这家医院担任志愿者练就的基本功——路线熟。
陈丽珍、郭美珍平日都是六院的门诊志愿者,穿着绿马甲在门诊各楼层帮助患者,堪称“活地图”。
“医院的楼越来越多、越盖越高,分科也越来越细,以前就一个内科,现在有内分泌科、心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等,分布在不同楼层,还有各种检查检验项目,不常来医院看病的人,容易感觉头头转。有些房间调整了位置,其他学科的医生也未必都晓得。”陈丽珍在六院当志愿者快10年了,她习惯在休息时间自己在医院里走走,认识一个个科室、检查检验房间,以便给患者更好地指路。
没有陪诊任务时,陈丽珍、郭美珍和一群志愿者都在门诊服务,六院门诊大楼多个楼层设有“雷锋岗”,是他们的服务阵地。“病人真的会不停来问,什么科室怎么走、厕所在哪、哪里有水喝……我们上指、下指、左指、右指,跟交通警一样。”陈丽珍笑着说,每次上岗会带一个大保温杯,但有时一个半天的班头顾不上喝一口水。
充当“临时家人”,为老人送上心灵抚慰
在门诊久了,陈丽珍看着病人的候诊号码,还能大致估算排队等候时间。“你到了这个楼层,找个地方大概休息20分钟,再去窗口看看,差不多就轮到了。”有病人问诊结束,还会特意找到她表示感谢,“真跟你说的一样,怎么算得这么准!”
陈丽珍则说,自己当志愿者久了,大致知道一些检查、问诊项目的速度,提前给患者心理预期。“他们踩着点去,会感觉自己很幸运,觉得‘算得很准’;而如果是干等,有些病人就会觉得自己很倒霉。等待时间是一样,心态却完全不同。”陈丽珍退休前从事心理咨询服务,退休后,她经人介绍进入六院骨科病房当志愿者,开展心理安抚,之后进入门诊服务。如今,她不仅把心理咨询的功底带入门诊志愿者服务,而且注入独居老人陪诊项目中。
“很多高龄独居老人不仅承受着身体上的病痛,还可能伴随着内心的孤独、苦闷。”陈丽珍很清楚,在陪诊的过程中,和老人讲讲话、拉拉家常,甚至听他们发发牢骚,都有助于为这些长期独居的老人缓解就医路上的精神负担,为他们打开一道情绪阀门。
在候诊时,很多老人会谈起他们的陈年往事,当兵、工作、出门远行……长长的人生有讲不完的故事。对提供陪诊服务的志愿者而言,张开一双倾听的耳朵,充当“临时家人”,给予老人的不仅是看病层面的帮助,更是心灵上的抚慰。
院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挑选陪诊项目志愿者时,医院往往会特别关注几点:首先,志愿者最好在医院工作10年以上,不仅熟悉地形和医院基本情况,且是一个热衷公益、自带能量的暖心人。第二,会说上海话,因为需要陪诊的老人大多是本地人,沪语交流更能贴近老人的需求,拉近与老人的距离。
谈及陪诊这项志愿者服务,陈丽珍、郭美珍异口同声:“我们做得很开心,因为感觉自己还很有用,能帮助他人。”
今年,郭美珍66岁,陈丽珍74岁。两人都住在六院附近,一周三到四天步行到六院“上班”。她们采取“接单”制,没有陪诊任务时,这群门诊志愿者就在医院门诊的各“雷锋岗”服务。
陪诊服务公益先行,为有困难的老人托个底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六院的陪诊服务始于2022年。彼时,医院与周边一些社区对接,试点推出“银悦六院”独居老人陪诊志愿服务项目,专为就医有困难的独居老人提供全程陪诊志愿服务。
“有需求的患者可通过居委或电话预约就医陪诊志愿服务。接到预约需求后,由89名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会配合社区为老人提供陪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狄建忠介绍,“银悦六院”项目是市六医院打造老年友善医院的一项重要举措,未来还将整合更多社会爱心资源,持续解决老人就医之急。
事实上,与六院这项公益志愿者服务相对,社会上的陪诊服务也在兴起,由此还催生了一个新职业——社会陪诊师。他们为患者排队挂号、帮忙拿药取报告、陪伴看病……陪诊费用一般以半天4小时、全天8小时计算,收费200-500元不等。
那么,谁会为陪诊服务买单?据不完全统计,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提供陪诊服务的店铺超过500家,生意好的店铺月销上千单,顶端的陪诊师月入过万。陪诊的服务对象多为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而在网上“下单”的往往是年轻人,他们帮父母远程订购所需服务,请人充当“临时家属”。
也有报告预计,陪诊服务在未来十年会在年轻群体中兴起。
对于这一新兴服务,多名医院人士向记者表示,且不论到底多少人会从“看热闹围观”到真正“为陪诊买单”,现阶段社会化陪诊服务还有就医安全、责任界定、维权难等边界问题需要厘清。
记者从六院获悉,目前陪诊服务也仅在与社区对接的独居老人中试点,不论市场化的服务如何发展,当务之急是让公益志愿服务先行,为就医确实有困难的独居老人托个底。
正如罗奶奶所说,她最近一次去大医院看病是因为耳石症,那还是几年前,她惊动了邻居陪诊。“现在,我的邻居也都80多岁了。我认识的人都老了,还好这次有志愿者,我敢看病了。”
作者/摄影:唐闻佳
编辑:傅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