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每年承担超2万例病理会诊中心的窗口前,总是人头攒动。
“咨询问题多、取纸质报告需多次往返……这些都是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反映强烈的问题。”为此,医院病理科毕蕊教授组织窗口工作人员、技术员以及医生组成“攻坚小分队”,通过建立病理报告数字化平台等举措,为群众看病提供便利。目前,医院已实现部分病理报告线上推送功能。未来,患者凭一部手机就能完成病理诊断进度查询、线上补缴费用、报告查阅等操作。
如何缓解挂号、就诊等候排队长?剖析这些就医痛点、难点,其中既有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系统性老问题,也包裹着一些新情况,亟须通过就医流程进一步优化来破题。
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本市从完善医疗资源布局、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等方面统筹谋划、精准发力破题,这三年里,便民就医工程目标任务均已全部或超额完成,形成一系列便民就医制度成果。此外,还有更多便民就医举措正在持续完善、升级中。
引导有序就医,名医名药直送患者“家门口”
引入市级三甲医院,联动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区域医联体,在老年医学、儿科、康复、肿瘤等区域急需学科领域重点突破……今年开春以来,上海多个区陆续披露卫健领域高质量发展新方案,一张不断织密的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布局图徐徐铺开。
近年来,本市持续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以更为丰沛的优质医疗供给满足市民就医需求,引导梯度有序就医。从第四人民医院整体迁建至北部新院区,到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等新病房楼相继投入使用,目前,全市已有43家区域性医疗中心,按照每30万至50万人配置一家的要求,总体布局已基本完善,并通过市卫健委组织的能力评估认定,满足老百姓绝大多数的常见病诊疗需求。
在此期间,本市基本建成“区域+专科”的新型中医医联体特色中医药服务网络。医联体内,不仅有中医专病专科“下沉”——上海市中医医联体在社区及二级医疗机构开设的名中医、流派工作室目前已增至69个,更有名医、名药、名方“下沉”,本市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在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调剂使用试点工作颇受市民欢迎,名医、名药直送患者“家门口”,方便市民就近体验优质中医药服务。
赋能基层,社区医疗对上有“医靠”对下更有吸引力
直插基层,本市始终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夯实医疗健康服务网底的重要举措,不断创新制度。
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超过36%,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77%,失能老年人签约率近94%。
与此同时,卫健系统联合市总工会建设“100个园区(楼宇)健康服务点”,推进功能社区签约服务试点,将签约服务延伸至学校、产业园区、办公楼宇、企事业单位、养老机构等区域,将健康服务推送给更多人群。
为持续赋能基层,政策红利也持续向社区医疗释放。在配药方面,本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提供长处方、延伸处方,满足慢性病患者用药需求;在转诊方面,全市家庭医生预约转诊平台建立,推动市区两级医院实现“两个50%”的专家(专科)门诊号源优先向家庭医生开放。
此外,本市还在推进家庭医生直接预约医联体上级医院、区域性医疗中心检验检查等项目,社区医疗对上有二三级医院的“医靠”,对下对社区居民更有吸引力。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已成为本市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模式之一。在上海十大服务行业满意度第三方测评中,社区医疗服务连续六年排名第一,市民满意度较高。
拓宽服务半径,医疗数字化转型跑出惠民“加速度”
在“五个新城”建造新医院,在优质医疗资源相对欠缺的地区引入“头部医院”……在关注一系列利好消息的同时,不少市民心里仍有盼头: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化的施工图上,还有没有可能以更快更高效的方式进一步放大现有优质资源?在上海,医疗数字化转型跑出“加速度”,以互联网新技术拓展服务半径,让更多优质医疗跨越医院的围墙,为老百姓带去更多健康福祉。
自2020年开始,市卫健委会同市医保局、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大数据中心等启动“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目前,本市已建成一批数字化就医应用新场景,包括精准预约、互联互通互认、医疗付费一件事、电子病历卡和电子出院小结、智慧急救等,门急诊服务效率明显提升。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谈到,医改是世界难题,政策复杂、需求多样、评价艰难。疏解“就医难”,改革与创新同样没有尽头。如“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就在持续升级中,致力于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作者:唐闻佳
编辑:施薇
图源: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