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就应该听不见?在上海,有一群医生对这种“应该”说不。
3月3日是爱耳日,对听力下降尤其是老年耳聋的关注却不限于这一天。这几天,这群从社区、康养公寓义诊归来的医生们加紧整理着筛查老人们的数据,匹配他们的后续对接需求,有的拿来了十多年前买的助听器,想请医生“重新调试看看,还能不能用”,有的想试试看验配一个助听器。老人们的诉求很简单——还想听见这个世界。
“渐渐无声”的老年世界
3月3日爱耳日这天,一辆移动听力筛查车,与这群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耳鼻喉科医生们出发了,目的地是一座位于上海东郊的康养公寓,这里住着近千户60岁以上的老人。
“老先生,你的两个耳朵都退化了,要配助听器了。”盛海斌医生凑近与这位老先生说话,“很多时候你是不是声音听得到,但听不清楚,要早点验配助听器,不然听神经刺激少了,也会退化,会越来越听不见了。现在你这个阶段干预,验配助听器是可以的。”
“这个(助听器)戴上去麻烦吗?”“就像戴眼镜一样,戴了能听得清楚,不然要影响你的生活质量呀……”
旁边的黄治物医生这里,一名90岁的老太太拿来了多年前就购置的助听器。
“这个是不是有问题,还是我的耳朵问题?我是不是要重新配了?已经有两三年了,只要旁边声音吵,我就听不见了。”老太太的诉求很明确,助听器坏了,就重新配;如果是自己耳朵“更坏了”,该怎么治就怎么治。
在薛娜医生的义诊台前,已接待了好几位神经耳聋需要验配助听器的老人。“我左边(耳朵)基本听不见了,有一两年了,没去大医院看过。”一名80岁的老人说。
一次专家义诊,60个义诊号,发到这所康养公寓的老友群里,“眼睛一眨号就抢完了”,还有更多没约上的老人来到义诊现场,有老人谦让地把自己的“义诊号”让给其他老伙伴。医生们说,来的老人,都给看上,并且还会再来看大家。
跌倒、认知障碍……“无声”包裹的危险
“老人往往很会忍,或感觉老了,听不见很正常。有的还安慰自己:图个清净。”一名医生告诉记者。
而事实是,听力这件事不仅仅关乎体验,更关乎功能。已有国内外研究显示,听力障碍与老年认知风险相关,简言之,听力下降,老人罹患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跌倒等健康风险会随之上升。
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教授领衔的团队里,还在开展一项关于通过听力改善提升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研究项目。
“我们发现,提升老年认知功能,改善听力损失情况,是可逆的危险因素。怎么理解这个意思?就是我们给一些老人开展听力筛查、认知功能筛查,结果发现,处于认知功能减退这个中间状态(就是还没有到认知障碍阶段)的老人,有可能是可逆的。我们希望看看通过戴了助听器、改善他们的听力状态后,能否延缓甚至逆转这个认知减退状态。”九院耳鼻喉科医生陈颖告诉记者,相关研究项目正在推进中。
这个研究项目名叫“中国老年听力健康项目:CHOICE”,具体而言是通过听力改善来推进老年认知改善这件事。2019年,这个项目在上海一些社区开始推进探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60岁以上老人体检的项目中增加听力检查和初步认知功能筛查。
这次康养公寓的走访,令这群医务人员更有信心,期待将这里的老人纳入这个项目“好好管理起来”。
“这些老人的诉求主要是佩戴助听器如何让自己听得更清楚,这确实是一个不断调适的过程,毕竟老人的听力是在走下坡路的。当然,这里的老人也给我们惊喜,他们普遍知识层次较高,对老年生活质量有更高追求,已经走出‘听不听见无所谓’的状态,而是期待‘听得更清楚’。” 陈颖感慨,项目此前在上海及上海以外的社区推进时,遇到一个普遍问题是大部分老人并不十分理解这个项目的初衷,有的甚至不知道老了耳聋了可以验配“助听器”。
关注生命“两端”的听力世界,也是在关注我们的未来
记者从医院方面获悉,其实当前听力障碍改善的技术已十分完善,从助听器到人工耳蜗甚至脑干植入技术,可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而在现实推进中,很多问题并非技术问题。
有数据显示,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里,70%存在一定程度听力下降。当然,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个人体验度与耐受度的问题。但随着年龄渐长,听力障碍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里变得非常普遍,已影响到生活质量。
“要不要改善,与每一个患者家庭的观念与科普有关。有的认为老人耳聋很正常,但如果是小孩耳聋,家长愿意花很大力气去改变。其实从听力干预技术来看,老人、小孩的听力障碍改善,技术都可以做到了。所以还是健康观念的问题。”陈颖补充说,老年听力改善最终效果还受到更多因素影响,比如老人发生过脑血管意外,比如脑梗等,听力干预效果就没那么好,因为中枢会影响听觉、语言理解能力。还有如果老人是独居的,缺少陪伴,生活相对“封闭”,验配助听器后,效果也会打折扣,因为助听器“调适”到最佳状态实现“人机合一”的前提是需要老人多多交流,在语言环境里。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医生们欣喜地告诉记者,在我国“十聋九哑”已成为历史,如今可以做到“十聋十不哑”——即先天性聋儿通过早期筛查、早期干预,他们可以说话,可以进入普通学校,真正“回归平常”。两三年前,聋校招生“越来越难”的背后,是我国20年持续努力消除聋哑的故事。
为了“最后的最后”,吴皓与同事们开启了新课题——老年性耳聋。“我们常说‘一老一小’,耳聋也是如此,袭击‘两端人群’。老年性耳聋群体日益庞大,耳聋甚至与老年痴呆密切相关,不少老人并非痴呆,而是耳朵坏了,但当听力下降后,他们与这个世界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吴皓说,关注生命另一端的“听力重建”,也是在关注我们每个人的未来。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