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型方舱医院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仁济”经验;直面新冠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挑战,定点医院保障新冠重症患者救治;守护疫情防控期间的生命线,保障百姓日常诊疗……战疫当前,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仁济人奋勇前行的身影。
“我们一定要坚定、坚信、坚韧,从容、淡定、自信,专业、敬业、科学地完成此次任务!”伴随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医疗队领队郑军华的宣誓词,仁济医院246名医疗队员开启仁济人的守“沪”之路。
拓荒大型方舱:一日创下收治2600余人记录
上海本轮疫情暴发后,仁济医院作为尖刀连、排头兵,探索首个市级大型方舱医院的建设及运营。
刚抵达世博展览中心,医疗队便接到任务——需在24小时内完成将大型场馆改建成符合传染病救治的隔离医院。改建工作包括三区两通道的设置、第三方人员培训、信息系统优化、病区改建、物资保障、安全隐患排查、床铺布置、药品及应急抢救处置等,并进行大批量患者模拟收治演练。经一晚上彻夜不眠的调整,世博方舱医院于3月26日上午10时收治首批患者,一日内创下收治2600余名患者的记录。
运营初期,世博方舱医院内开设专病门诊,对少儿、青年、老年等不同年龄者开展多样的人性化服务,如患者共同庆生、为患儿送礼物、提供书桌等,并将这些经验“传授”给后续开舱的医疗队。4月3日上午9点30半,首批患者出舱,意味着世博方舱医院7日内完成收治、治疗、出院的全流程,成功地把这家大型方舱“转”起来。
4月5日,根据上级指示,世博方舱医院由国家医疗队接管,为尽可能减少因更换医疗队产生的影响,担任世博方舱医院总指挥的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与管理团队连夜修订《世博集中隔离收治点工作制度》,将运营大型方舱医院的经验凝练成册,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仁济经验,并与后续医疗队进行两天的交接工作,精确到每个患者。
未及休整,医疗队马上投入下一个战场。郑军华率一支管理团队赴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还有一支整建制医疗队前往静安区加入区级定点医院运行工作。紧接着的4月15日,仁济医疗队第三次“拓荒”——奔赴上海国际赛车场方舱医院开展筹建及收治工作。
上海国际赛车场方舱作为首家“帐篷式”大型方舱医院,开辟13600张床位。“如果说世博方舱是改造型方舱医院,国际赛车场就属于‘白手起家’,管路、排污、分区等都是全新建立的。”仁济医院驻上海国际赛车场方舱医院领队、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副院长樊翊凌说。
国际赛车场周边较为空旷,条件较其他改造型方舱更艰苦,当遇到降雨、大风、高温天气时,患者居住体验难免受影响。
“硬件”不足“软件”补,仁济医疗队从物资供给入手,在病区设置电扇、灭蚊灯、驱蚊水、雨伞、一次性雨披、毛巾、20合1零食大礼包等各种物资,如在运作中发现患者有其他共性问题需求,及时采购保障。每个病区还设置了移动式浴室,解决患者洗漱需求。
从世博方舱医院到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静安区公惠医院,再到上海国际赛车场方舱,仁济医院医疗队的队员根据上海市统一调配,分散在市内各大方舱,毫无保留地将前期形成的仁济经验推广到各个角落。
直面危重症救治:多线支援,一次次挽回生命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重症患者救治牵动人心。新冠定点医院是守护这类人群的最后防线。
3月以来,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周浦医院、仁济医院南部院区相继转为新冠定点医院,仁济医院的多支医疗队伍先后支援和驻守三家定点医院开展救治工作。医护团队群策群力,一次次从死神手下挽回鲜活生命。
仁济医院南部院区于4月7日正式转为定点医院,开始收治有基础疾病的新冠患者。每天接收来自世博、新国博两大方舱及浦东新区、徐汇区两区区属定点医院的重症患者。
4月28日深夜,新冠患者刘女士(化名)被120由方舱紧急送来。刘女士意识模糊,神志淡漠,即刻收入ICU病房。血生化检查提示:PH值、血钾极低,且血糖高,血酮体检测呈阳性,随时有生命危险。重症团队迅速将患者送入ICU,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周巍、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姚玉龙共同救治,第一时间进行深静脉穿刺、开放静脉通路、快速补液、控制血糖、积极补钾等一系列措施。经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朱铭力诊断,刘女士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内分泌科、麻醉科等多科协力下,经两天两夜抢救,刘女士病情逐渐好转,于5月3日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接受治疗。
每天下午2时,在南院定点医院会议室内,由仁济医院院长、南部院区定点医院专家组组长夏强线上坐镇,多学科专家集体进行危重病例讨论,精准制定“一人一策”。
由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呼吸科、心脏科、外科、麻醉科、感染科、神内科、肾脏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会诊团。病例讨论中,也起到危急重症预警、重点患者早筛的作用。多学科专家会诊讨论机制,有效保障了重症患者救治率。
血透患者赵先生(化名)送至南院定点医院时已有近一周未做血透,且处于无尿状态,体重增长近6公斤,同时伴有胸闷气急症状。肾脏内科主任顾乐怡会诊后判断,患者主要病因是心力衰竭,病人经连续透析后,情况明显好转。截至5月4日17时,南部院区(定点医院)在院重症患者人数65人。
护航日常诊疗:多措并举疏通百姓就医堵点
疫情期间,民众就医怎么办?仁济医院发挥多院区优势,多措并举疏通百姓就医堵点。
此轮疫情以来,仁济医院东院的急诊量一直处于高位状态,日均80-100辆救护车,最多的一天救护车达170辆,为往常数倍。对来自封控小区的患者,急诊门口开辟了危重患者缓冲区,用以接收封控小区和暂不能排除阳性的患者。
对有血透、孕产、肿瘤、心血管疾病就医需求的普通患者,仁济医院秉持“生命至上”的理念,开辟绿色通道,解决特殊群体的急难愁盼需求。
3月12日,仁济医院肾脏科开放上海首家“应急血透室”,设计出一套“管控病人临时透析方案”,在保证管控区患者血液透析需求的基础上,做到让管控病人、常规病人、临时病人全程隔离,降低疫情扩散风险,已累计完成502例次治疗。作为首家“居家血液透析”技术准入单位,仁济医院肾脏科通过互联网指导患者进行居家血透,守护患者的“肾”命线。
3月中旬,正值封控中的仁济医院为一名出现早产征兆的孕30+5周,伴低置胎盘和多种妊娠并发症、产前出血的高龄双胞胎产妇完成紧急剖宫产手术,母子三人平安。为及时了解特需门诊200多名孕产妇的情况,仁济医院妇产科林建华教授第一时间建微信群,群里专门安排3名年轻医生解答,最多一天要回复1000多条信息。
针对心梗、创伤等患者,仁济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实施“边等待核酸结果、边救治患者”、病人和家属同步快速抗原筛查的方案。自浦东静态管理以来,已有10例核酸异常的心血管急症患者得到紧急救治。
仁济医院肿瘤科病房也从未停止收治病人,日间化疗门诊每天收治30个左右病人。
全域静态管理期间,为保障市民基础医疗服务畅通,仁济医院普通门诊全面开放,专家门诊、特需门诊逐步有序开放。同时,医院率先开放了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造口护理、特殊换药、内镜检查等需求量较大的各类专科操作,解决了许多患者的燃眉之急,无论患者在疫情前是否于本院治疗,均可来院完成这些专科操作。据统计,目前仅东院区每日门诊量最高已超6000人次。
为打通配药难“堵点”,仁济医院开设“便民配药门诊”,为慢性病患者、代配药志愿者提供“一站式”代配药服务。仁济医院也积极对接街道和社区,建立医院、街道、居委、志愿者联动网络,微信群内的提前沟通,还在门诊开设“志愿者配药专窗”,保障居民配药用药“不断档”。
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在疫情期间为患者提供线上复诊和配药服务。3月28日至今,累计提供复诊咨询服务超过2.8万人次,药品处方超2万张。
志为先锋者:仁济医护党员亮身份、见行动
上海疫情吹响战斗号角,仁济医院党委面向全体党员、团员及职工发出倡议和征召,号召共克时艰,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仁济医院陆续派出近1170名医务人员参与建设方舱医院、定点医院等。其中党员占比25.13%,并成立2个临时党总支、8个临时党支部。
响应上海市委组织部《致全市共产党员的一封信》,3月31日,仁济医疗队在世博方舱医院各病区内开展党员“双报到”工作,并鼓励患者中的党员参加志愿服务工作。一天时间,150余名党员报到,登记参与方舱医院志愿服务工作。
3月28日,仁济医院方舱医院临时党总支成立,并在线上召开第一次全体党员大会。临时党总支书记郑军华为医疗队全体党员上了主题为《戮力同心、不辱使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大仗硬仗》的党课。他提出,在上海疫情防控的最吃劲、最关键的时期,全体党员要做到坚定信心,提高政治站位;坚韧不拔,强化团结协作;专业科学,彰显人文关怀;敬业奉献,弘扬仁济精神,为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贡献力量。
4月10日晚,仁济医院1500多名党员同上党课,众志成城,表明战疫决心。4月11日,仁济医院南部院区(定点医院)临时党总支成立,临时党总支书记、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闵建颖为全体党员上题为《尽锐出战勇担重任,共筑疫情防控红色堡垒》的党课,并向全体党员发出亮身份、见行动倡议,百余名党员响应。
无论是出征方舱和定点医院,还是坚守在原来的岗位,无论是救治新冠患者,还是守护百姓健康,全体仁济医护人员以一往无前的精神战斗在疫情第一线,以点点微光凝聚成温暖炬火,点亮上海战“疫”之路。
作者:唐闻佳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