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冲锋“疫”线支援本市定点医院的医疗队员,他们中有两年前曾驰援武汉雷神山的90后“美小护”,有坚守医院发热门诊的科室骨干,也有初入临床参与工作的生力军。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这支平均年龄35岁的突击队,用坚守与担当书写的青春答卷。
星夜成军,“我是党员,我先上”
自3月31日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先后派驻多批医护人员支援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他们星夜成军,紧急奔赴驻地参与闭环救治重症患者一线。
党旗飘扬,党徽闪亮,临时党支部火速成立,市一神经外科(南)主任高国一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市一南部妇科儿科手术室供应室护士长潘佳蔚担任临时党支部副书记。
作为曾在两年前参与过市公卫中心医疗支援任务的“老兵”,青年党员、市一急诊危重病科主管护师俞佳琦已第三次自请出战。
“2020年,我曾在抗疫前线递交入党申请书并火线入党。这一次,党员的身份指引我必须在人民群众有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作为一名重症病区的医务人员,她需要照顾的都是年龄较大且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的患者。
为了让“老小孩”按时吃饭,俞佳琦花了不少功夫。“刚开始,有些老人也会拒绝,饭热好了,送到嘴边的时候,他直接扭头了。我就经常去看看他们,陪他们聊聊天。”在她坚持不懈下,老人渐渐打开了心扉。“有一天他还为我竖起了大拇指。”俞佳琦说。
“能在上海抗疫的主战场,与同事们共同奋战在第一线是我作为党员应该做的。”青年党员、市一心内科医生李伟锋表示,在正式收治病人前,医疗队还特别召开了临时支部组织生活会,在充分的思想发动和技术储备下,进一步增强了队员要时刻有对患者“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青年党员、市一急诊危重病科主管护师邵蕾是最早一批奔赴市公卫中心的队员,出发的前一天她还奋战在医院急诊抢救室第一线参与救治工作。在市公卫中心的一个多月里,她既承担了日常救治工作,也是患者的家属和护工。
“我们这支医疗队党员占比近一半。面对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置管等高风险操作,党员医护积极发挥先锋带头作用,总是第一时间冲锋在前。”本次医疗队领队、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市一神经外科(南)主任高国一介绍,在队内全体党员的引领下,成员们先后转战市公卫中心多个重症单元,并坚持“一人一策、精准施治”方针,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救治方案。
患者相信我们,我也相信“明天会更好”
据悉,在市一支援公卫中心医疗队中,90后队员占了近三分之一。
“想尽一己之力,希望自己热爱的城市快点好起来。”市一支援公卫中心医疗队年龄最小的队员、97年的市一普外科护士唐玲告诉记者,在看到将要支援市公卫中心的消息后,自己第一时间报名参加。
在进驻市公卫中心之前,90后党员、市一儿科护士莫睿恬已经在医院发热门诊坚守2年。“看着身边的90后小伙伴义无反顾地冲在前面,我想作为党员更是义不容辞。”莫睿恬说,她希望‘大白色’可以成为患者眼中的安全色、温暖色。“在家里,我们可能是家人捧在手心的撒娇小囡;而在这里,我们希望成为老爷爷、老奶奶眼中的安心‘大白’”。她会在百忙之间抽空去关心询问患者的需求,会在患者偶尔失落时给与安慰一次次耐心疏导,帮助改善情绪。
“这是场硬仗,虽然每天都累的筋疲力尽,但是有最好的伙伴和领队一起奋斗,相信很快就能迎来希望,我们会坚持到底。”曾驰援武汉雷神山如今有奋战在市公卫中心的抗疫一线,90后护士王辉说,有一次在病房内听到患者轻哼《明天会更好》。“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斗志满满!患者那么相信我们,我们当然也要鼓足干劲、正能量满满地去照顾他们。”
“医疗队里的年轻人都很‘给力’,我看到的90后一个比一个能吃苦。每每看见姑娘们身着‘大白’,用他们的柔弱之肩担起重担,都想为这群孩子点赞。”医疗队临时支部副书记潘佳蔚护士长感慨。
不畏难、不惧苦,危难之中显精神,关键时刻见真章。这群新时代的青年医护正在用实际行动描绘青春底色,彰显青年一代应有的闯劲、锐气和担当。
作者:李晨琰 蔡诗诗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