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封控、管控区的不少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家里的药陆续见底了,“药罐子”问题越来越多地冒出来。医院门诊开着,但居民“足不出户”,谁来解决这中间环节?老百姓的“药罐子”是否安稳?配药之路是否顺畅?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记者调查:
部分医院开辟“社区代配药志愿者服务点”绿色通道
对封闭社区的居民来说,除一日三餐,慢病用药是突出需求。不少居民患慢性病,长期服药,社区封闭一段时间后,药吃完了,会影响本来稳定的病情,甚至有引发危急重症的风险。
考虑到部分封控区的老年人行动不便、“下不了楼”,在上海部分社区,社区志愿者队伍中陆续开辟出一个“专职”岗位——配药志愿者。由他们收集居民用药信息,由志愿者统一到医院配药。
为了和社区做好对接,龙华医院在封控初期就开出了“社区代配药志愿者服务点”,开辟绿色通道。
这个服务点就设在门诊大厅,好找又醒目。志愿者通过体温检测、“二码”、核酸报告查验等进入门诊大厅后,一眼能望到。目前,龙华医院派驻专门医生坐诊,快速解决志愿者大量的配药需求,并做好代配药登记。
从现场运行情况看,大量志愿者戴着助动车头盔而来,递给医生一张配药清单和十几张医保卡,迅速开完药后在文员指引下进行付费、取药,整个流程顺畅。
记者从龙华医院方面获悉,目前,“社区代配药志愿者服务点”单日有800-1000人次的就诊量,现在一共有两个点位6名医生配置,“近期明显感觉需求量在增加,随着封控期延长,不少慢性病患者药罐子见底了。我们将根据情况实时调整配药人力、流程配置,方便居民配药这件事。”
这并非个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门急诊办公室护士长金逸告诉记者,眼下,除部分确需外出就医的患者,还有相当部分是来自社区的配药志愿者。“我们门诊开的,科室也相对齐全,居民需要配药,建议把诉求告诉居委会,由社区安排一名志愿者带医保卡到医院来。”
在上海十院门诊大厅的取药窗口前,身着防护服的“大白”“大蓝”都是社区志愿者,他们手里往往一拿就是十多张、几十张的配药单,预检台的咨询电话也是一个接一个。
“配药志愿者不容易,很多人天不亮出发,等药物配齐,大包小包拿回去,已是下午。”除了给线下患者看病,上海十院全科医学科医生傅书文的诊室里,出现了不少配药志愿者的身影。
一个细节,让她十分感动:有的志愿者担心自己一下子拿出二三十位配药单子开方,会影响后面的人看病,所以一般在处理完五六个配药单后,会贴心地让排在后面的患者先看病。
院方建议配药志愿者:
避开就诊高峰,“接大单”后可提前和医院对接
近期,沪上不少医院都迎来“志愿者代配药”小高峰,老年患者居多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更是如此。那么,志愿者代配药,要注意什么?
在华东医院,为提高志愿者的工作效率,减少院内就诊人员聚集,医院方面根据“非常时期”的情况,优化就诊流程。华东医院门急诊办公室主任钱敏介绍,志愿者如为居民办理大批量(超过10张就诊卡)代配药业务,可在来院前拨打电话提前对接(62483180转570335),以便院方合理安排时间。为避开就诊高峰,医院方面建议,志愿者可在上午10:30-11:30或下午15:30-16:30这两个时间段到院。
按照华东医院的要求,外来人员进医院,需携带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并按医院防控要求,从延安西路257号入院。
在上海十院,考虑到社区配药志愿者常常是一人带着几十张医保卡替居民配药,为避免他们在不同科室间折返跑,预检台一般会提前告知,志愿者可挂全科门诊,一站式解决问题。
院方提示:配药志愿者到医院前,要提前把每个居民的情况和大致配药需求记录下来,最好能包含患者的用药名称、用药剂量等信息,这样到医院后,整个速度会更快一些。
龙华医院“社区代配药志愿者服务点”驻点医生特别提醒:患者如有病情变化,还是要提醒其本人及时就医。
特殊类用药配药,部分患者有专门机制支撑
那么,精神类等特殊用药,“配药路”是否顺利?记者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获悉,患者到院复诊目前都可以配药,居民需按流程向社区开具“出门单”,复诊代配药也是可以的,社区志愿者、亲属可以代为配药。
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如面临“断药”“无法配药”等困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已与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建立了“精卫-公安”医警紧急联动送药机制。
基于“精卫-公安”医警紧急联动通道,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疫情防控紧急联动送药机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防治科与公安治安管理部门形成点对点对接,针对部分重点患者和特殊情况,开展紧急送药,采取“落实专门联系人、卫生快速代配、公安定点投送”的方式,确保药物提供和运送过程畅通,为封控区域配药特别困难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送去所需药物。
至今,徐汇、黄浦、浦东、嘉定、杨浦、普陀等区通过这一工作机制为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紧急送药,解决超200名患者的燃眉之急。
互联网医院:已分担部分配药需求,“最后一公里”还有难度
可能需要调整用药,病情有变化,互联网配药可行吗?
记者在采访多家医院后获悉,为满足封控居民的配药需求,不少医院的门诊坚持对外开放,临床科室“能开尽开”,与此同时,互联网医院成为一支重要的服务力量,竭尽所能做好线上线下服务,满足患者就医配药需求。
眼下,已有不少复诊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在线求医问药。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代谢科常务副主任陈海冰特地刊文,指导患者互联网配药。她坦言,疫情下,不少医院的互联网医院也处于满负荷状态,有时沟通到一半发现“掉线”了,要反复重启登录,如遇这种情况,也请患者体谅、耐心等待。
不过,医院普遍向记者反映:当前,受疫情影响,物流及人力都相对紧张,线上门诊有些药物缺货,门诊药物配送也存在一定延迟,请市民做好提前量准备,予以理解。
4月11日,微医药品配送车辆穿行在医院、社区间,身着厚厚防护服的薛春燕与同事们,将药品交到一位位患者手中。薛春燕是一名抗疫志愿者。她介绍,在封控之前,微医平台已接到大量医疗机构、患者的紧急用药需求,就包括肿瘤等重症患者的急需药品、“救命药”。目前,“在线问诊+药品配送”闭环中的关键一棒大部分靠志愿者“连接”。
龙华医院“社区代配药志愿者服务点”顾一蕾医生告诉记者,连日来,不少本院职工充当社区配药志愿者,填上了“中间这一棒”。
记者从零售连锁药房获悉,互联网问诊均有上线,但线下配送“最后一公里”也遇到难度,“药品齐全,配送难或配送慢”。也就是说,“在线问诊+药品配送”闭环中的关键一棒,目前亟需解决。
【服务链接】
问1:小区封控时间延长,老人的药快吃完了,如何配药?
答:老人遇到配药难,建议您向所属街道或居委,以及社区志愿者联系,寻求咨询。
对封控小区内居民一般常见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市卫健委要求,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属医疗机构等主动排摸,有针对性做好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老年人,儿童和孕产妇产检的随访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主动做好对接,同时衔接好上级医院资源,主动关心加强管理和主动干预。
对于有长期用药需求的患者,给予慢病长处方政策,充分利用互联网配送等尽力保障。
问2:封控在家,如遇紧急就医情况,该怎么做?
答:对于在小区封控期间确需外出就医的,如果是非急危重症患者,如肿瘤放化疗患者,居民可以与封控小区所属街道或居委联系,由街镇或居村委安排专用车辆点对点闭环转运至封控区域居民就诊定点医疗机构,或联系相关的医疗单位,诊疗结束后由专用车辆闭环转运回原址。
如果患者已拨打120,也要尽快通知小区或街道,以便沟通好车辆进入封控小区的事宜,在此期间,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会根据群众电话诉求优先安排重症患者就医。
上海每个区均设有针对隔离管控小区的定点医院,市级医院也将对定点医院做好技术支撑,积极响应定点医院会诊需求,必要时指派专家会诊,保障居民健康需求。
作者:唐闻佳 李晨琰
编辑:唐闻佳 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