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以来,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成果,中医药发挥自身优势,全面介入新冠疫情防控,取得了明显成效。正在举行的上海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吴焕淦,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陈红专,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房敏,尤其关注中医疫病学科的建设与人才培养,建议必须持续重视中医四大经典的教育和研究。
上海市于2021年12月发布《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进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和应急救治体系建设。坚持平急结合、专兼结合、协调联动、快速反应……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传染病防控和临床救治。”对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作用的重视,可窥一斑。
“中医药传染病学学科力量的基础较薄弱,人才队伍不足,致使中医药在传染病领域发展受到了限制。”吴焕淦教授称,为使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医同道们近年来持续关注加强中医传染病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话题,“我们认为要更好地建设夯实中医传染病学科建设,必须要重视中医四大经典的教育和研究。”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自古有之,中医把传染病叫做“疫病”“瘟疫”。可以说,中医药学这座宝库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历代中医一次次同瘟疫斗争中积累下来的。
中医专业课程中有必修的四门经典课,即《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
其中,《内经》是公认的中医理论和针灸学经典,其余三门都是脱胎于疫情肆虐时代的治疗学专著。中医将《伤寒》《金匮》所载方剂称为“经方”,取其“经典而有效”之意;“温病”则是明清时期中医学家在抗击温热病等传染病的基础上总结出的治疗体系。在抗击“非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方剂“达原饮”就取自明代温病著作《瘟疫论》。
吴焕淦教授谈到,新冠疫情初期,中医药界从抗疫实践的积累中遴选出了“三药三方”。临床数据表明,“三药三方”对新冠患者预防转重及加快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其中,清肺排毒汤、连花清瘟胶囊都是《伤寒论》中的加减方,而化湿败毒方、金花清感颗粒则都脱胎于“温病”理论,可见古代医家在中医疫病学领域为我们留下的丰富遗产。
“当前,我们将整个中医传染病学科体系分两类,即中医疫病学、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无论是中医,还是中西医结合,‘经典’是中医抗疫的活水之源。”上海中医药大学这三名教授建议从三个角度更好打牢中医疫病学科的基础建设,培养优秀的中医药抗疫人才:
首先,从学生教学的角度,建议中医药院校相关专业加大对经典内容的重视。提高经典课程课时,进一步推广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制度,举办经典相关学科赛事,引导中医学生形成“爱经典、读经典”的潮流。
其次,从医师培育的角度,建议全过程强化中医经典的运用意识。鼓励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定期开展“经典查房”,让经典走出讲台,走出研究所,走向临床。鼓励学术组织组织开展“中医经典典型病案研讨会”,夯实中医经典理论在中医抗疫实践中的基石地位。
最后,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医疫病学领域的经典挖掘、理论提升、教材编订及基础研究。从既往著作与经验出发,挖掘中医经典中的疫病学内涵,总结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的临床经验与学术研究。与此同时,结合“一带一路”相关海外抗疫援助项目,开展经典方剂治疗新冠肺炎以及其他传染病的临床研究;鼓励西医传染病、公卫专科医师学习中医,研究中医经典,促进中西医传染病协作交流。
“中医经典是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坚固基石,也是发掘抗疫新方法新药物的珍贵矿藏。要建设好中医疫病学,离不开对中医经典的挖掘;要培养出传染病领域的中医药人才,同样离不开对中医经典的传承。”吴焕淦教授说。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本报资料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