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让人们看见公共卫生体系的价值,与之相关,我国精神卫生体系建设正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期。近日,上海市医院协会精神卫生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2021年度管理学术会议上,专家学者就精神卫生机构的高质量发展展开热议。
做强公卫体系中的心理服务
“面对疫情和各类社会因素的挑战,保护和促进心理健康成为政府、社会和个人都要积极参与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国医院协会精神病医院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院协会副会长徐一峰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公立医院“十四五”发展过程中深嵌其中的主题,对精神专科医院而言,如何在有限的医疗配置下,提升服务质量、科研效率,打造前沿学科,更需要推动医院的整体管理向高质量发展。
如今,精神卫生工作理念已从“以精神疾病防治为中心”向“以心理健康为中心”转变。“必须大力拓展公共卫生服务内涵,邀请全社会参与,做好个人自主管理,全面开展心理健康促进与教育,加强儿童、老年、妇女等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副书记蔡军表示,精神卫生服务也必须纳入应急预案,全力推进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发布《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公共卫生医疗管理处处长黄欣表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必须高举公益性旗帜,学科、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医学教育、临床科研、医院管理提升为重点。
如今,公立医院发展方式已经到了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关键期。对此,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特别强调:“精细化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就是人、财、物,一方面是为了服务百姓,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医院的职工有满意感和归属感。”
互联网赋能“心”服务
谈及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郑兴东形象作比:未来医院可用一个“人体单元模型”来形容,大脑是“智慧运营中心”,实现分析、决策、风险控制;灵魂是“全健康管理”,实现全人群、全要素和全周期健康促进与管理;躯干是“未来医院主体”,打造医疗、管理、服务的“一体化”;养分是数据,涵养和驱动未来医院机体;骨架是新基建,为未来医院打造坚实形体。
近年来,精神科互联网医疗创新尝试不断,为存在心理健康困扰人群提供在线心理健康服务,将预防、治疗、康复、健康管理等医疗环节联结在一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王振对此深有感触:“精神科患者管理的数字化是大趋势,必须从医生和患者的需求角度开拓智慧医疗应用,平衡发展和监管,促进新业态和新技术的发展。”
“更柔软姿态”守护生命个体
新媒体兴起,医学科普也迎来巨变。上海市卫健委健促处处长王彤称,做好医学科普,也必须准确把握当前新形势,“让有意义的事有意思,让知道的人越多越好,让科普插上文学的翅膀,让科普回归医学的初心,让科普融合各种手段”。
上海市医学会科普分会主任委员李文芳“点赞”上海科普的人才队伍和能力,“我们鼓励和培育一大批有志于此的专业人员做好医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提供高质量的科普产品,不断提升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精神专科医院在鼓励创新、保证质量的过程中,正在从基础质量管理、环节质量管理,向终末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转变。”上海市医院协会精神卫生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精神卫生院长赵敏表示,在疫情常态化下,各级医院日常运营受到影响,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筹办此次会议的初衷就希望进一步为医院科学化管理、高质量发展理清思路,把脉开方。
“精神卫生越来越以人为本——以更为创新的思路,更为宽阔的视野,同时又更为细腻的触角,更为柔软的姿态,来面对与守护每一个生命个体。而这,也正是精神卫生的初心所在。”赵敏说。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医院协会精神卫生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承办。
作者:唐闻佳 乔颖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受访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