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发病部位示意图
新的一年,患者们迎来这份重要的新年礼物——用药负担进一步下降。2022年1月1日起,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实施,调整后的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2860种;新增74种药品,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60%;7种罕见病用药通过谈判方式进入新目录。
其中,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广谱抗癌”药物抗PD-1单抗此次又新增多项适应症,包括首次覆盖鼻咽癌等中国高发瘤种,补充我国肿瘤用药需求,扩大受益人群,有效提升创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
这种中国高发瘤种,医生提出生活建议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0年鼻咽癌在全球范围内确诊的新发病例数超过13万,其中,中国的新发病例约占一半,中国的死亡病例数也居全球第一。
“鼻咽癌在中国和海外的发病人数相差悬殊,主要是人种差异,跟饮食习惯也有一定关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副主任、鼻咽癌多学科诊治团队首席专家胡超苏教授告诉记者,鼻咽癌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全球80%的鼻咽癌病例都集中在中国和东南亚,其中又以沿海地区发病率高于其它地区。尤其广东地区,患病概率是其他低发病率地区的整整20倍。
“这些高发地区喜欢吃咸鱼、腌制食品,我建议大家平时还是要尽量少吃。”胡超苏教授说。
据胡超苏教授介绍,随着影像学的进步,以及调强放疗技术的普及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应用(如:放疗、化疗、靶向药物),早期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尚可,但由于“起病隐匿”,患者很难在早期就意识到风险。对此,胡超苏教授特别提醒有家族史的公众,可以定期进行EB病毒筛查(EB病毒被认为是鼻咽癌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一旦出现回吸性血涕、颈部包块等症状,也要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欧美研究停滞,我国本土研究突破
对于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整体临床预后不佳,治疗需求突出。然而,由于地域性高发的特点,欧美国家对于鼻咽癌的治疗探索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寻找适合的治疗方案,成为我国医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6年起,我国临床专家和本土新药研发团队开始在鼻咽癌治疗领域尝试新兴PD-1免疫疗法,覆盖晚期鼻咽癌从一线至后线各个疾病阶段的人群,并取得了突破性结果,迅速推动该领域的治疗变革。相关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际学界高度关注,曾荣登国际顶尖期刊《自然》子刊《自然-医学》杂志封面,SCI影响因子高达53分,这也是该杂志创刊26年来首次在封面上推荐中国创新药物研究。
“鼻咽癌作为中国较常见的癌种,在国际上受到的关注不如我们国家那么重视。像免疫治疗这类新药物的出现,对我国鼻咽癌患者来说是好消息。”胡超苏教授解释,区别于传统的化疗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可通过调节免疫微环境,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免疫抑制,从而调动免疫细胞来杀伤肿瘤细胞,因此具有广谱抗癌、疗效持久、毒副反应较低等特点。
全球首个鼻咽癌PD-1纳入医保,患者负担大幅下降
2021年12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公布,共收载2860种西药和中成药。国家医保局在解读中指出,与原市场价格相比,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本次谈判预计2022年可累计为患者减负超过300亿元。
新版目录精准补齐肿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见病、妇女儿童等用药需求,患者受益面广泛。以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广谱抗癌”免疫治疗药物抗PD-1单抗为例,新增纳入7项适应症,首次覆盖鼻咽癌等细分领域的肿瘤类型。
2021年,我国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被中国药监部门批准用于鼻咽癌领域治疗,成为全球首个获批鼻咽癌治疗的免疫治疗药物。此次医保目录更新,特瑞普利单抗共有3项适应症被纳入,是目录中唯一用于鼻咽癌和黑色素瘤治疗的抗PD-1单抗,同时填补了目录内晚期尿路上皮癌非选择性人群免疫治疗的空白。据了解,新版医保目录启用后,特瑞普利单抗的治疗费用将大幅下降,患者在医保报销后每月自付不到2000元。
“特瑞普利单抗进入医保后大大提升了新药的可负担性,患者不仅能接受新药治疗,更重要的是可以持续用药,相较过去获得更好的生存与生活质量。”胡超苏教授称。目前,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每年接治新发鼻咽癌患者超过1000人,70%以上来自上海以外地区,患者长途跋涉来到上海,就希望寻求一个更好的治疗。
据悉,特瑞普利单抗用于鼻咽癌治疗正同步在美国申请上市。基于研究数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授予其2项突破性疗法认定,以及优先审评认定,将加速这项本土创新成果及早出海填补国外晚期鼻咽癌的治疗空白,有望造福全球患者。
作者:唐闻佳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源:受访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