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5天的精心诊治和照护,符合出院标准的5月龄新冠肺炎患儿嘟嘟(化名)出院了。14天的集中隔离观察如何度过?全家商议后,决定将重任交给爸爸,由他在隔离酒店照顾嘟嘟。
从新冠隔离病房到隔离酒店,没想到小家伙一到新环境便给新手爸爸来了个“下马威”,整整哭闹9个多小时,既不喝奶,也不睡觉。爸爸束手无策之时,想到孩子住院治疗时保留的住院患儿沟通群,立马向群里的“大白妈妈”求助。坚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公卫儿科病房里的医生魏仲秋和护士张碧莲、吴雪华,相继接力支招。
考虑到宝宝和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相处时间较长,魏仲秋提议,“实在不行,就拨打隔离病房的手机微信,让护士来安抚宝宝。”视频接通后,张碧莲隔空喊道,“宝宝,阿姨在这里,宝宝别哭啦,阿姨在你旁边,宝宝乖。”
听到熟悉的声音,嘟嘟注视着视频里的“大白妈妈”,哭声慢慢变成小声的抽泣。此时,张碧莲迅速指导爸爸冲好奶粉。
“把奶嘴放到宝宝嘴里,慢慢转动。”
“在宝宝后面垫个枕头,半坐起来,这是宝宝最喜欢的姿势。”
“宝宝乖,阿姨陪着宝宝的,不哭哦,宝宝乖。”
……
通过八分多钟的隔空安抚,嘟嘟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喝完170毫升的奶后呼呼大睡了。
“看来,宝宝是想念‘大白妈妈’们了。”爸爸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这爸爸真是干爸爸,哄了九个小时都没用,快崩溃了。”
一句玩笑话也让“大白妈妈”们感慨不已,魏仲秋直言,“虽相去数十公里,却彼此记挂。”这或许便是日夜精心照料45天所结下的深厚感情。
自去年接诊首例确诊患儿伊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科的全体医护人员便进入了“战斗”状态。确诊患儿年龄跨度不小,对于这些第一次离开父母的宝贝来说,医生护士成了他们新的家人。
在隔离病房里,照顾宝宝的“大白妈妈”们换了一批又一批,很多都还是单身的小姐姐,但在照顾宝宝这件事情上,早已成为娴熟的“妈妈”了。
从抬头、翻身到洗澡、喂奶、拍嗝等,宝宝已经习惯隔着面屏感受“大白妈妈”温暖的眼神。这群临时妈妈们也成了这方小小天地里的守护神。病魔虽无情,但“大白妈妈”们给予的温暖,或许会成为孩子们的独家记忆。
作者:李晨琰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来源:院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