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2日),由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主体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联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共同领衔的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成立,上海,北京,广州,重庆,青海等地首批24家理事单位负责人共同出席签约仪式及成立大会。
神经系统肿瘤,恶性程度高、诊治难度大、容易复发,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痛苦与沉重的负担,脑胶质瘤是这其中最常见、也是最难治的肿瘤之一,被称为“脑癌”。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及科研水平,打造脑胶质瘤同质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诊疗模式,惠及全国更多脑胶质瘤患者,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首个多学科专科联盟“锁定”脑胶质瘤。
作为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执行主任毛颖教授表示,胶质瘤的发病率排在“十大肿瘤”之外,但其死亡率在肿瘤里排名前五,说明治疗难度大,患者五年生存率在10%以下,如何把胶质瘤疗效提升,是对该领域医生的重大考验。
毛颖教授同时透露,当前国际上数据显示脑胶质瘤确诊之后平均生存期9-12个月,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数据是18个月,华山医院经多年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推进、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达到19个月,优于国际先进水平。如何把先进经验放大、造福更多患者是联盟要做的事。
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依托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以切实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获益为使命,将充分发挥国家医学中心的引领作用,联合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脑胶质瘤MDT“国家-区域-地方”的多中心协同工作机制、多中心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及多中心“医-教-研”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促进神经系统肿瘤领域优质医疗资源纵向和横向流动,赋能区域医学中心、引领基层医疗机构。
专科联盟还将立足当前国内现状,完善中国脑胶质瘤多学科医疗人才梯队建设,搭建多中心临床试验和科研平台,从而真正推动脑胶质瘤及中国神经肿瘤疾病医学领域的建设与发展。
宣武医院张鸿祺教授介绍,多学科MDT是当下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治疗最常推荐采用的模式,在诊断、治疗、康复、随访各个阶段,通过神经外科、放疗、影像、病理、肿瘤、康复等学科的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规范化的一站式诊疗。
在成立仪式主持中,华山医院脑胶质瘤中心负责人吴劲松教授指出,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的成立是以“人”为本的积极实践,联盟工作的推进将力争使全国更多患者从多学科门诊就诊开始,贯穿多学科融合病房住院治疗、规范的辅助治疗、完善的院后随访,复发进展后的规范治疗等环节,通过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的提高医疗质量,全程管理神经肿瘤的医疗行为,最终形成“人”为对象,“病”为中心,实现最佳序贯治疗的现代医疗服务模式。
毛颖教授表示,当下脑胶质瘤多学科规范化同质化诊疗的路依然还有很长,华山医院作为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主体医院,愿意肩负引领创新和协同发展的责任,联合全国有志从事脑胶质瘤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同道们,切实解决脑胶质瘤诊疗难题,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的需求,同时,国家神经医学中心也将进一步凝聚、提升中国脑胶质瘤领域的发展优势,为全球脑胶质瘤诊疗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是全球临床规模最大的神经外科诊疗中心之一。2013年,在主任周良辅院士及常务副主任毛颖教授的推动下组建由吴劲松教授领衔的脑胶质瘤中心MDT团队。
近年来,通过多学科深度合作,华山团队建立了多项脑功能定位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转化应用于临床;建立多模态神经导航、多模态脑功能成像和多模态术中脑功能监测等技术体系,实现围手术期脑运动和语言功能的精准保护;创立国人汉语脑语言区分布新图谱与汉语脑语言模型,指导大脑汉语语言区的精准手术;开展数字化神经外科新技术的系列循证医学研究;应用多模态影像技术指导胶质瘤术后放疗靶区的确定,提高靶区勾画的精准性和脑功能保护,极大提高神经肿瘤诊疗质量。
2015年,华山团队牵头执笔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多学科诊治(MDT)中国专家共识》发布,为中国胶质瘤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导;2018年团队精选典型及疑难病例集发布;2020年,团队发布新版华山脑胶质瘤患者手册。在此次成立大会上,中文版NCCN脑胶质瘤患教指南《希望之路》正式发布,为脑胶质瘤患者疾病诊疗全流程保驾护航。
作者:唐闻佳 刘燕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顾军
图片来源:医院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