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中上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和文汇报联合开设“申康党委系统医务专家口述历史”专栏,进一步挖掘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展现一代代医务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赓续光荣传统,践行医者使命,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绘就一幅幅党旗在市级医院一线高高飘扬的动人画卷。
口述人:蒋国梁,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临床技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原院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也近半个世纪,回顾经历之事,感慨万分。我从小就想当一名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是学医初心。1970年我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进入肿瘤医院,至今与这家医院结缘51年。
刚进肿瘤医院时,我国整体上的放射治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还很落后。1977年我国高考和研究生制度恢复后,给了我进一步深造的机会,1984年我从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刘泰福教授是我的老师,他一心扑在临床治疗上,我就跟着他学。不过,硕士毕业后,中国整个肿瘤放射治疗领域没有博士生导师,1985年,刘教授访美,给我找到了学习机会,就是去美国最好的肿瘤医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
我在MD安德森癌症中心学习近4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学成归国。当时,中美生活条件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我坚决要回来。我们从小到大读书都是国家培养的,学成了就要给国家做点事,尤其是去了美国后,更觉得中国的放疗技术太落后了,就想回来,让我们的放疗技术追赶上来,更好地救治病人。后来我所经历的许多事,都与这个出发点紧密相关。
摸索:逐步引入先进放疗技术
1990年我回国后,当时肿瘤医院的领导都很支持我把国外先进的、国内可实施的技术引进、落地,这些技术被先后应用于肺癌、食管癌、肝癌等肿瘤的治疗上。之后临床研究的结果证实,确实提高了这些肿瘤临床治疗的效果。
上世纪90年代,医学技术发展很快,随着计算机技术、放射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放疗设备的极大改进,放疗技术再度经历了革命性进步,发展了三维适形放疗和束流调强放疗技术。这个新技术能给肿瘤比较大的照射剂量,但对正常组织的剂量没有明显增加,当我从美国老师那里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决定再次去美国学习这项先进放疗技术。
1994年1月,我第二次前往MD安德森癌症中心,在那里研究学习了两年,把三维适形放疗和束流调强放疗技术的细节一一记录下来。我迫切希望把这个先进放疗技术带到我国,使得放疗能救治更多的肿瘤病人。
1997年1月,我在《中国癌症杂志》上发表了国内第一篇关于这个技术的系统介绍,国内同行对这种全新的放疗技术很惊奇,因为这种精准的放疗对肿瘤照射高剂量,而对周围组织的照射剂量很低,即我们现在说的“立体照射”。肿瘤医院很支持开发这个新技术,从美国进口了直线加速器,我带着研究生一起,在肿瘤医院首先用于肺癌、肝癌治疗。
这让我们的肿瘤放疗技术大大进步,肿瘤治疗以外科为绝对统治地位的格局被打破了,放疗和综合治疗开始崭露头角。因在肺癌和肝癌上使用这个先进放疗技术使疗效大大提升,我们获得了两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肺癌2004,肝癌2007)、一次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食管癌2006)。
到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跟上了国际肿瘤放射治疗的步伐,但还只是处于“跟着”的状态。到2000年左右,国际肿瘤治疗领域又出现了更高端的放射治疗技术,就是质子重离子放疗技术。它发端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我就开始想,如此世界尖端肿瘤治疗技术能否引入中国,造福中国患者?
破局:引入世界尖端肿瘤治疗技术
1998年开始,我第一次去美国考察质子放疗,将考察调研结果总结出来,递交上海市政府,希望引入质子重离子技术。市领导很支持,但这项技术的投入要比常规光子放疗高出20-30倍,当时市财力还有些“捉襟见肘”。
2001年,我出任肿瘤医院院长,继续推进“引进”这件事。想要引进这项新技术,必须拿到设备配置许可证。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我们拿到了原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国内第一张质子重离子放疗设备的配置许可证。
许可证有了,十多个亿的投资哪里来?上海市政府在组织了20多轮专家论证后,终于通过了引进计划。2007年1月7日,市政府决定,由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负责具体建设,肿瘤医院提供技术支持。在召开了近30次专题讨论、调研会议,形成调研报告16份,共计10万余字后,当年12月形成结论:引进重离子放疗或质子加重离子放疗设备。经全球招标,西门子公司联合体中标。在与西门子长达5个月的9轮谈判后,这家全新的医院终于开建。
有了国际一流的技术,还需要有一流的团队,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从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引进了高端技术人才,组建了国际化的一流技术团队。在临床治疗方面,市领导要求我们必须确保临床治疗安全和质量,确保“治疗一例成功一例”,严格选择适应证,严格筛选每一例病例,严格制定临床治疗方案。这就是医院坚持至今的“两确保、三严格”的治疗基本要求。
2014年5月,首批临床试验启动。这个技术在国内从没做过,首个临床试验病人治疗之初,我邀请了国际重离子治疗的“祖师爷”——日本国家放射医学研究院的辻井博彦教授来上海现场指导,还有德国海德堡大学的两位医生、两位物理师在场。有了这些“外力”,加之我们充足的准备,内心是紧张但有信心的。
经过半年时间,35例临床试验病人治疗和随访完成,2015年5月,我们拿到了允许进入临床治疗的批文,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开始正式运行。
护航:为了更多生命不断求索
到今年5月,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走过整整6年。
质子重离子放疗尤其是重离子放疗在国际上没有太多经验可循,在国内我院是第一家,更没有经验可以参考。按照“两确保、三严格”的要求,我们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质子重离子放疗技术及其技术规范。在上海市科委“质子重离子技术建立和临床应用”的重大课题资助下,我们建立了临床质子重离子放疗的标准工作流程(SOP)并定期更新,到2020年12月为第9版,共建立62个不同类型肿瘤的SOP,共计41万字。一系列的制度保证了质子重离子放疗患者的安全性、精确性和有效性。我们还对质子重离子系统设备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与升级,进一步提升了放疗技术,保持了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前列。
医院运行6年,我们完成了近3600例肿瘤患者的治疗,年治疗患者量居国际领先之列。临床初步结果表明:肿瘤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X线放疗,特别是对X线抵抗的肿瘤,而放疗的毒副作用显著降低,总体临床疗效达到国际先进。在这里,大量肿瘤患者重获新生。
这一切都是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历经10多年努力奋斗的结果。
今年我74岁了,见证了我国的放射治疗技术从落后到奋起的过程,我特别想对现在的年轻人说,如今我们有了比较好的肿瘤综合治疗方法,但离攻克肿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长期奋斗。
(唐闻佳 整理)
作者:蒋国梁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