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翻译王俊杰正在“指手划脚”进行同步手语翻译 (张慧芬 摄影)
近日,在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的云端“健康大讲堂-让您的健康不停歇” 健康直播现场,市北医院儿科主任许秀荷正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介绍儿童常见病家庭防治措施的有关科普知识,她的身后医院助聋门诊手语翻译志愿者王俊杰正在“指手划脚”进行同步手语翻译。
“我们线上线下给听障人士‘特别的爱’从来没有停歇过。”市北医院党总支书记张鶄告诉记者。
大调研中发现“揪心事”
据张鶄书记介绍,医院在大走访大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由于听障人士口不能言,耳不能听,到医院后,觉得排队时间太长,与医生沟通有困难,特别是老年聋人群体就医多有不便。所以听障人士去医院的就医需求是被长期压抑的,如果这种被压抑的就医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将会出现小病不治酿成大病的情况。
为解决听障人士“揪心事”,2018年7月,市北医院在党建引领下,开出助聋手语门诊,这也是静安区首个开设聋人就医手语服务的医疗机构。市北医院开设的手语门诊,不仅安排了专业手语翻译辅助患者就诊,还专门配备了4名经过手语培训的助医志愿者和医务志愿者,全程陪同患者从排队挂号到辅助检查、取报告、付费、拿药等环节。医院还通过手机APP在线预约、设立聋人病人等候专区、制作手语门诊的标识、易拉宝等,为病人提供就医便利。
53岁的陈阿姨因小时候使用药物导致听力障碍,平时不太愿去医院看病,因为自己不会说,写字也写得很慢,每次和医生沟通病情都是件头疼的事情。来之前,她也是满腹疑虑,担心会不会是“说的比做得好”?
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次有了专业的手语翻译,与医生“聊天”没有代沟,居然还很开心,以前从没有这么爽快看过病。陈阿姨终于能够通过“手语门诊”来治疗忍了大半年的头晕头痛了。
陈阿姨通过手语告诉反馈:“市北医院有手语翻译真是太好了!”
手语老师辅导医务人员(喻文龙 摄影)
这两年多来,市北医院助聋门诊先后为近600名听障人士得到了妥善的诊治,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以示称赞。市北医院助聋手语门诊曾获得静安区十佳好人好事提名奖。
疫情阻断不了关爱听障人士脚步
2020年春节刚过,由于疫情肆虐,沪上很多医院的助聋服务都暂停了。面对疫情期间听障人士的就医需要,市北医院的助聋门诊要不要开?医院领导经过慎重考虑,态度明确:只要听障人士有需求,我们就千方百计来满足,但要严格做好防控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节后的市北医院助聋门诊照常开诊,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医院严格做好防控工作,特地把相关科室的医生安排在一个相对较近的区域内,集中为听障人士提供诊疗,专业的手语翻译和医务志愿者则“一对一”为听障人士提供服务,从排队挂号到拿报告、付费取药等,都是医务志愿者来回跑腿,以减少患者在院内活动的范围,避免交叉感染。
家住彭浦新村的黄阿姨春节过后,她的牙龈就发炎,疼痛难忍,而且咀嚼困难,影响进食已有2周之久,跑了离家近的几家医院(社区卫生中心)不是停诊就是没法跟医生“说清楚”。黄阿姨从网上得知市北医院助聋门诊正常开诊,就赶了过来。当黄阿姨取下口罩的霎那间,让在场的医护人员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她的整个左侧面颊部发红肿胀。
在市北医院精心医治下,黄阿姨的牙龈肿痛终于得到治疗。手语翻译王俊杰接到黄阿姨的一个微信视频,视频中她用手语告诉王俊杰,经过1周的药物治疗,现在她的牙龈消了肿,也能吃饭了,特地感谢他和市北医院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整个疫情期间,市北医院助聋门诊一直没有中断助聋门诊的服务,始终为听障人士保留一条绿色安全的就医通道。
他们在线下关爱听障人士的同时,还拓展了线上服务。从2020年7月开始,市北医院每次开展线上“健康大讲堂—让您的健康不停歇”直播都会邀请手语翻译志愿者做同步翻译。消息很快在听障人士朋友圈里传开,受到了听障人士欢迎。他们纷纷表示,这种举措很人性化,让他们倍感温暖,宣讲医生和手语翻译传递的不仅仅是健康知识,还有社会的关爱、温暖。
据不完全统计,“健康大讲堂—让您的健康不停歇”直播项目自开展以来,受益群体3.6万余人次,单场关注观看最高达1.2万人次。
医生在手语翻译的指导下给听障人士看病 (喻文龙 摄影)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阻断不了市北医院关爱听障人士的脚步,他们线上线下关爱着听障人士,不间断地给特殊的困难人群送去“特别关爱”,成为疫情阴霾中的一抹亮色,听障人士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作者:喻文龙 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