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3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主办的2020中山-徐汇葛均波院士团队工作4周年庆典暨中国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CTOCC中国行-上海徐汇站召开。
会上举行了由葛均波院士带领研发团队自主研发的Xinsorb生物可吸收冠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临床应用启动仪式,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同日启动。
十年研发,成功获批上市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被誉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心脏病专家之一,现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获“白求恩奖章”、中国医师奖等殊荣。他长期致力于冠状动脉疾病诊疗策略的优化与技术革新,在新型冠脉支架研发、复杂疑难冠脉疾病介入策略、复杂瓣膜病变介入手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此次Xinsorb生物可吸收冠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就是葛均波院士带领研发团队历时10年研发而成,于2020年3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并成功上市。
Xinsorb支架植入患者体内后,不仅能为病变的血管提供足够支撑,还能待血管重建后在患者体内被逐步降解吸收,其在抑制内膜增生、降低再狭窄发生率的同时,能减少患者体内异物和药物残留,避免永久支架术晚期、迟发晚期的血栓形成和血管瘤发生几率,确保支架术后远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自主技术的临床投用,将进一步造福广大患者。
老百姓“家门口”看院士团队
中山医院葛均波原始团队自主研发支架在徐汇区中心医院的投入临床使用,依托的是中山-徐汇医联体这个大平台。据介绍,徐汇区中心医院加入中山-徐汇医联体已有4年,“专家资源下沉”使得越来越多本区域、本市甚至外省市患者慕名而来,在院士团队和本院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很多患有复杂、高风险疾病的患者都得到了有效救治,提高了生存质量。
82岁的陈老伯因为“缺血性心肌病”导致晚年生活质量一直受到影响,无法耐受轻微活动、夜间无法安睡,心脏超声提示心脏已有扩大,部分心室壁运动弥漫性减低,心功能评估只有38%(正常值60%以上)。老先生慕名来到徐中心,得到葛均波院士的接诊,葛均波院士仔细研究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报告,发现患者两支主要的冠状动脉血管前降支和回旋支均已慢性完全性闭塞(俗称CTO病变),患者心脏的血供仅靠右冠状动脉一支血管供应,一旦血管再发生堵塞,那患者就危在旦夕了。
葛均波院士团队经反复讨论、推演手术,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在葛均波院士及其团队的精心手术下,老人家闭塞的血管再次开通,象征生命的血液再次顺畅地流淌在血管内,不适症状立刻改善了不少,生活质量逐步恢复。
悬壶济世医苍生,妙手回春解疾疼,葛均波院士只要有时间,就到徐汇区中心医院出诊,并坚持奋战在手术台第一线。葛均波院士表示:“目前院士工作团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为患者解除病痛、谋幸福的道路上,还有很多路要走,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初心,继续通过专业技术为广大百姓带去更多便利。”
做强学科,做实“新升三”医院内涵
不止于造福患者,葛均波院士及其团队定期到徐中心心内科开展手术指导、疑难病例会诊、指导科研,在院士团队的“高密度助力”下,徐汇区中心医院的心血管病学科获得大幅发展,各项高难度手术常规开展,大大提高了危重症心脏病患者的救治能力。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执行院长朱福介绍,如今,每周三中午,徐中心心内科的全体医生坚持参加中山医院牵头组织的“名院大查房”,与全国专家同道一起讨论病例,拓宽临床思维能力。在科研方面,院士团队指导、培养科研人才,在创新药物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
为建设健康上海和亚洲医学中心城市,要构建更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以更优的供给满足人民需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持续推动构建高效、便捷、有序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病有良医”的目标。而服务好患者的关键在于着重提升核心医疗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
“在院士团队的鼎力支持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们相信我们将给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医学健康事业贡献力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院长周俭表示,作为一个刚升级成为三级乙等医院的区级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将继续做优、做强一个个学科,承担起“区域性医疗中心”的重任,做实“新升三”医院的内涵,将这里建设成为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抢救、疑难病转诊、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等工作的主要载体。
作者:唐闻佳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医院供图